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乡村学子哈佛演讲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


    美国东部时间5月26日上午10点,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在湖南农村长大、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的中国小伙儿何江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他用自信而幽默的语调,向全球所有关注着这场毕业典礼的人们讲了在经济和知识都贫穷的家乡,母亲用火为自己治疗蜘蛛咬的伤口的痛苦经历,并以此表达了知识需要向更广大的更急需的人们传播的期待。这篇真挚感人的演讲稿,令许多人感动。

    何江的演讲,照例引来了各种声调各异的评论。在各种跟评中,有看重“大陆学生首次”这个概念,并为之感觉荣耀者;有感觉“说了乡村贫穷”认为是揭了伤疤的不爽者;有“乡下孩子怎么缴得起哈佛学费”的质疑者;还有预测何江会不会如他所言,到最需要知识的地方去践行他在演讲中所表达的理想?还有人更奇葩地想到了,何江在哈佛的毕业演讲,究竟实现的是一个“美国梦”还是“中国梦”?这些评论,推高了这个话题的热度,但却多多少少转移了这件事情真正的关注点——何江是如何成为何江的?他的人生经历,给年轻人,特别是正在受着“读书无用”和“寒门再难出贵子”论困扰的乡村年轻人们,会是怎么样一种激励?明眼人都知道,那不仅仅是一种“论”,而是许多人难以挣脱的现实处境。何江的人生故事,会不会为一些感觉前路渺茫的年轻人的心中,撒下一些希望的火种?

    当然,仅有希望的火种还是不够的,环境和硬件是更重要的。没有硬件支持的希望,更让人悲伤。试想,如果没有郭沫若奖学金和哈佛对贫困学生的全额奖学金制度,出身寒门的何江的求学之路,会增加多大的难度?他会不会像某些不幸的孩子那样,望着大学校门兴叹,带着终生遗憾早早地加入到农民工的大军中?基于这个原因,希望这种针对寒门学子的奖励和资助计划,能够更广泛更深人地进入到真正需要它帮助的人。而不是像某些地方,肥处添膘式地将优质教育资源,往强势人群倾斜。

    当然,如果他的成绩不够优秀,即使瓢泼大雨式的奖励机会,与他也没有任何关系。而他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是他那个坚决不让孩子当“留守儿童”,每晚一定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高中没毕业的父亲,和永远以鼓劲和陪伴守护着孩子的文盲母亲,正是他们的异于常人的努力,造就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何江。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留守儿童和乡村教育的志愿者,我知道这样的父母的珍贵与稀有。

    哈佛的毕业演讲,与其说是一种成功,倒莫如说是一次人生旅程的开始,一次令人羡慕的美好经历。造就它的因缘际会,既有何江父母的早期引导,也有中国奖学金的前期支持和中国大学的基础培训,也有哈佛的奖学金和优秀教授们的引导和激励。当然,还有何江的刻苦努力,和支撑这份努力的自信,这,恰是许多乡村青年在艰难的现实挣扎中最稀缺的奢侈品。正是这份自信,支撑他从乡村走出来,走得更远,朝着自己的梦想走去。没有人说得清,他的这个梦是哪个国籍的,也没有说得清它的色彩和属性。这个梦,属于全人类。如同何江在他的演讲结尾所说的那样:改变世界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更清醒的认识到科技知识的更加均衡的分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我们也能够一起奋斗将此目标变成现实。

    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贫穷乡村大学生站在世界最受关注的讲坛上,所象征和诠释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个梦想。

我的微信公号:
乡村学子哈佛演讲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