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隐身于市的画者 ——画家周明广印象

圣修堂茶馆是四川省什邡市这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城仅存不多的还有些古意的地方。这里至今保留着许多需要穿越才能见到的旧时光。老旧的教堂、氤氲的老灶,泛着岁月油光的竹椅,残破的明瓦,各色浸泡在回忆中的茶客。这些物和人,构成了一个个看似平淡却回味悠长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就有画家周明广与他那些“只有在圣修堂茶馆里才能画出来的画”的故事。
周明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生于什邡外西街一户铁匠家里,自幼因家贫,高小未毕业便开始跟着父亲打铁和贩卖铁器,饱受世间种种艰辛与磨难。在困苦谋生之余,他无师自通开始用粉笔和树枝在地上画山石草树、花鸟虫鱼和戏剧人物,从中体会到在无望的现实中画一扇想象之门借以逃逸的快乐。这几乎成为贯穿他一生的主题词——画,作为载他在人生之海中畅游的工具,无论顺风逆风,无论潮疾潮徐,无论快乐还是失意,始终相伴如初,不离不弃。
六十多年的岁月恍如一场大梦。这梦中,既有他当炉前工时钢花灿烂的炉前岁月,也有他在印刷厂洗尽铅华的铸造字年华;他既当过永远收不齐货款的老板,也和广告牌灯箱有过亲密接触;他既背着画笔在帝都高手如林的画圈享受过敬佩,也在深圳四季热闹奔忙的街头抱一瓶酒独啜寂寞。在这些岁月里,他是一个画家,更是一个诗人,一如他最喜欢的一瓢诗人唐求,这位一生中写了无数诗歌然后装入葫芦投入江中的洒脱诗人,有意无意间成为一千多年后一位爱画之人的人生写照。他们心灵相通之处,就在于从艺术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并视之为至高境界。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世界名片《海上钢琴师》里那个永远不上岸也永远不愿让自己的音乐变成唱片的怪咖大师。
凭着将画画作为一种寻找内心安宁过程的愿望,周明广以在水面画画的心境,在嘈杂喧嚷的圣修堂老茶馆里,独品着一杯清茶、一壶老酒、一堆花生和毛豆,还有一纸一笔一砚台营造出来的人生意味,淡然、悠哉、宁静、安祥……
在那些优然而安静的日子里,他画川西山水,画川戏人物,画早已消融进血脉的故乡老街与传说。那些寄托着无限乡情与依恋的图文,再配上那一段段只有他自己才能读懂的感怀文字,构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这些作品,或绘于扇面,或绘于宣纸,或绘于眼前偶尔飘下的红叶,或绘于一颗突然跃入眼帘的奇异石头,或刻于旧市上新购的紫砂茶具或玉佩,又散于各种喜悦的手上,俨然如唐求对自己诗歌的态度,享受的是一个过程而已。这与我所见过的废纸都不敢乱扔,送老友也要讲润格的书画家,行状大有不同。与当下现实的市风,有些格格不入。
值得庆幸的是,他最终还是保留了不多的几幅满意作品,在什邡文化界友人们的鼎力筹措和帮助下,羞怯地同意了办一个小规模的展览。此事原本在多年前就应该办了,但因为他自己的不好意思,而拖延至今。感谢他学唐求学得不彻底,才使得今日今时有一些好的画作与更多的人谋面。
用文字描述画,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我就不多嘴了,大伙就静心看画吧!
 
2016年1月12日
于成都天涯石


隐身于市的画者 ——画家周明广印象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