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有一好友,是个焦虑妈妈,每次见面,都会聊起对儿子教育的挫败与无力。无论饮食起居和习惯,还是社交礼仪和与人沟通方式,抑或学习方法与思维模式,无一不充满了担心与焦急,恨不能自己元神出窍钻入他的体内,将他的各种行为模式,调整到自己想要的方向上来。
 
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讲的是一个人跑到洗衣机商店大声批评这里的商品制冷效果不好噪音还大而且外观也不够高大——听出毛病没?他是把洗衣机店误认成电冰箱店,而且用电冰箱的标准,去要求洗衣机。就像童话故事中焦虑的鹰妈妈用鸡和鸭的特长衡量自己的孩子——它居然不会打鸣?它居然不会游泳?它居然还不会抓小虫?
 
在我心目中,朋友的小孩可是一个很棒的存在,小家伙从小就乐观开朗,是那种可以把悲伤蘸上巧克力吃掉的阳光男孩。高中一年级就长到175cm,喜欢篮球和运动,经常和小伙伴们不睡午觉而偷偷跑去打一会球。即便再累,不会让自己变得凌乱肮脏。
 
除了“武”之外,他还喜欢文,写的文章和画的漫画都让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觉。他从初二开始办的班刊,居然是全彩激光照排铜版纸印刷的精美杂志,淡雅的二次元加中国风,让人恨不能钻进那些充满意趣的画页里。这种杂志,以我多年编辑工作经验,目测成本应该不低,而且工作量不小。但意外的是,小家伙不仅拉到了赞助,外班外校甚至外地,还有不少人网络求购,第一期就实现盈余两千元,这个业绩,比好多坐在沉船上一般天天叹时运的杂志强得多,而且,写作和组稿编辑工作,因分工组织得好,还没费太大的精力。
 
这些都是孩子妈当成罪证讲给我听的,她还说孩子还对她吼过一句惊天动地的话:“你想把我变成和你一样永远呆在一个地方天天早九晚五上班,喜怒哀乐跟上司的每个眼神挂钩的人?不可能!”
 
这句话确实让朋友沉默了良久也痛苦了良久,但却又找不出一个有力的反驳字眼给他怼回去。但这并不妨碍她为自己的孩子不能在与别人竞争的路上有相同的姿态而深深焦虑着。而我,却总有些不以为然,认为她把目光死盯在孩子的短板上,是不对的。所谓木桶效应,在孩子成长这件事上是不成立的。孩子一生的成就,取决于长板,而非短板。试想,如果姚明的爸爸天天扭住他去补习数学,比尔·盖茨的妈妈从小拖着他去练长跑,而马云的父母一心只想把他送去韩国整成小鲜肉,那会是什么样一个场景?死死盯住孩子的所谓缺点,天天敦促他干并不擅长的事情,每天所见所想皆失败与挫折,那是很伤心伤感情的。
 
行文至此,我想起另两个让父母头疼的熊孩子,其一是读书读不进,整个学生阶段完全是一场父子仇怨剧的孩子,没有如父母心愿考上大学,也没有如他们担心那样饿肚子。在高中毕业四年之后,他终于如愿成为一个汽车改装师,因为想象力丰富且有美感和过硬技术,在考上大学的同学们还在四处投简历时,他挣的钱,让父母惊诧得以为他是在贩毒。而另一位,曾被当成倒楣熊,永远以睡不醒的姿态面对世界的大男孩,高考考了一个让父母不好意思办谢师宴的学校,但他父母并不知道的是,这小子在高中时代就已是某知名游戏的区域管理员,每月的分红比父母的年收入相加还多……
 
当然,我并不是主张鼓励孩子们不读书去干别的事,我只是想提醒父母们,用更全面更宽广的视角去看你的孩子,也许他们的真实所有,与让你们所焦虑着的那个小家伙,并不一样。
 
在这个认知不断迭代,不好好学习可能连电饭煲都打不开的时代,当爸爸妈妈,尤其需要学习。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