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70年代一本练习题,一碗绿豆汤,高考花费5毛钱;80年代考前买套好文具,花费10元钱;90年代买复习资料,喝妈妈熬的鸡汤,花费350元;00年代请家教、租宾馆,高考花费5000元;10年代请一对一补课、订营养餐,租学区房花费4万元……”这是最近网传很火的“高考成本变迁示意图”,它让几代人追忆起当年的高考,从5毛钱到5万元,除了物价上涨的因素,如此悬殊的变化仍然令人吃惊。(据《北京晚报》)
  
  因为抽样和比较条件并不一致,“高考成本变迁示意图”所显示的几十年的高考成本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各个时代之间无论是物价水平还是经济收入状态和消费心理,都不具备可比性。但为什么人们对这个“示意图”又有着强烈的讨论愿望呢?这是因为,这不能定量的数据变迁图,却能大致定性地描绘出人们对高考的重视程度和心理变迁的脉络来。说高考消费是这几十年成本变化最大的消费项目,应该没有多大的出入。试问还有哪种消费,包括人们谈之色变恨之入骨的房价,能有这种行情吗?
  
  最初,高考是不算消费的,正常的读书,正常的考试。哪怕当时的高校录取率不到20%,但70年代的考生及其家长们,大多都淡定平和地对待着这样一道人生岔道口,就像面对人生中的其他岔道一样,平淡无奇。80年代的考生们及家长们,对高考的重视程度,至多体现在一套好文具或好钢笔,笔者作为那个年代的学生,实在没有看到周围的同学受到过多特殊的待遇,就懵里懵懂地就过完了考季。90年代的考生妈妈们已开始注重高考这件事情了,但依据当时的条件,也无非是炖个鸡整点补品,以国人传统的爱护方式,来对待家里的这个重点,考生当时的待遇,大致与刚生完娃娃的产妇差不多。但至此,高考作为消费的概念,渐渐萌芽,并在此后十多年里,开枝散叶,发扬光大,并最终形成一个产业。
  
  这个产业包括各种保健品、补脑液、高考补习班、家教、高考兴奋剂、营养餐、学区房中介、高考移民事务代理等可以拿上台面说的,也有包括号称“命中率”高的高考试卷,文庙里的天价头香,还有方术道士们开发的各种高考吉祥物,甚至还有专门“卖”各大学内部招生指标的公司等难以拿上台面来说的东西,以及护考钟点房、吸氧、高考营养套餐之类打着高考经济招牌的种种业态,这些真真假假上的东西,却真真实实地挤压着家长们的钱包,而家长们,无不像捐了门槛的祥林嫂,虽然受到搜刮,却还心安理得地相信:只要对孩子高考有好处,再贵也值。
  
  与近十万倍增加的成本相比,这几十年的变迁,高考的难度和重要性,却是有目共睹地在往下滑行,高考的录取率,从最初的十分之一强,到现在近80%,这基本上已是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变成了一群人过大板桥。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下的高考,不过就是一场决定他们继续接受再教育权的考试。而在高校越来越普及,高考考生逐年减少,大学入学率越来越高的现状下,这种考试,事实上已简单化至“只是决定他们去哪里上大学的一场考试”。但人们的逆向重视,投入的精力和财力的程度,却达到不可理喻的地步。其根源就在于,大幅度增长的录取机会,并没有带来大幅增长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竞争实力,文凭的含金量不升反降,造成家长和考生们在高考前,产生选校机会的恐慌。
  
  
  但父母们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心态,除了为那些聪明的商家提供高额利润外,另外的一大作用,就是给孩子们增加无形的压力,父母高考前每一分的付出,都会成为一块无形的石头,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这种压力,再配以全社会在高考异于常态的高压态势,使孩子们根本无法淡然处之。虽然,有关部门一再呼吁,让孩子们放宽心,不要把高考成绩当成惟一的人生选择。但这些话,究竟是应该给承受压力的考生说,还是给制造压力的家长和社会说?这恐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