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河南媒体对连霍高速事故的报道被网友批评,有网友总结称:该报道“1300字,提到16位省市领导的重视,1134字表扬河南省委省政府如何辛苦工作;其中褒扬用于25处,如“迅速、立即、有序、竟敢、全力以赴、难度很大、全力救援”……没有出现一次伤亡人员或家属名字,没有家属一滴眼泪、没有一句对政府的批评,没有一声领导的道歉……

 

    如果按传统思维来看,这篇报道其实没什么问题,它简直就是事故报道的标准模式——用小篇幅把事故具体情况,如死伤人数,造成物资损失等做一个简洁得如同电报式的交代。然后就开始“坏事变好事”式地做扭转报道情绪,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救援人员如何辛苦,家属感谢政府,死者情绪很安定之类。这种报道的特点就是:读者最想知道的东西,永远淡化甚至简略掉,而读者不想知道的,却牛不喝水强按头。这种报道方式,令广大读者厌恶和反感。几年前在九江大堤上,某宣传官员在记者数度问起当下险情和损失数据以及救灾举措的情况下,依然顾我地在那里背领导的名字,引起舆论的大规模谴责;而去年某地发生重大水灾后,连死亡多少头猪都统计得清清楚楚,独不见人员死伤情况。一时被当成脱离群众和违背新闻事实的恶例。

 

    如果说在以往,这样的稿件尽管不受欢迎,甚至引起民众和媒体在网上批评、调侃和戏谑,都不妨碍它成为一种标准,甚至作为所有媒体必须登的“通稿”。但在当下贯彻“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力戒空话、套话”、“切实改进文风”等举措的大前提下,则显得十足的不合时宜。时间和空间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抱着令人诟病的文风不改,就显得荒唐可笑了。

 

    作为一个做了多年媒体的人,我能够体会这篇文章作者的苦恼和不易。别的不说,单就在文章中排出这么多个领导,把领导们的名字按职务级别不惹麻烦地放到文章中去,都是一个艰难的手艺。很多干了多年媒体的老记者,都会为之头痛。除此之外,还有如何把握住“文章的情绪要主流和正面”、“不炒作悲情”、“不做责任反思”、“以维护稳定为重”等惯常的思维为文章做导向。这是许多地方对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的标准化思维指导模式。而且,可以肯定地说,通常在出现重大灾难时,因为稿件的重要性,稿件决不是记者“一个人的战斗”,往往会通过N多人的N次“把关”,经过过五关斩六将层层增删之后,到读者和观众面前的,便是那经过无限导向,文风和面目可憎的所谓新闻。这样的新闻,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事故现场就有无数微博在报道动态的媒体环境下,除了引起公众的反感之外,便再无别的意义。它只会进一步打击媒体被各种八股套话文章毁损得千疮百孔的公信力。一句民谣说得好:世界上最SB的事情,就是以为别人的SB,而很多SB媒体,就是以为民众的脑子里装的都是糨糊,任它把白的说成黑的,死的说成活的,鹿说成马,灾难说成功绩。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和机构,已立杆见影地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虽然说离“完全尊重新闻规律”还有或多或少的距离,但从形式和方向上,已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大家都在“变文风”上做着各自理解的努力。但“变文风”从根子上说,是转变工作作风,而转变工作作风的根本,就是转换一种价值观和思想方式。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媒体,从思想根子上没有做好尊重新闻规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准备,仍然坚持“惟官”“惟上”的价值观,那么,做任何表面的改变,都只是形式而已,就如同把牛屎做成蛋糕巧克力或别的美味状,不管外型如何的逼真和诱人,却终是入不得口的。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