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央视前副台长洪民生分管了头十年春晚,曾提出每年至少有两个语言类节目针砭时弊。可是洪民生近年发现,春晚舞台一年比一年漂亮,但内容却没进步。“尤其是最近五年,路子不对,老百姓过得还很苦,春晚却一直歌功颂德拍马屁。” (据《中国周刊》)


    其实,这种感觉很多人都有,只是大家在电视机前或网络上吐吐槽而已,并没有像洪民生老先生那样,具有作为领导者、亲历者和参与者那样的话份,因而,也就没有相应的媒体跟进报道,这使得洪老先生的这段话,成为迄今为止见诸媒体的对春晚最直接最露骨的批评。

 

    “春晚”作为一个坚持办了三十一年,并会继续办下去的大型文艺节目,曾给中国人的新年,带来了太多的喜悦和娱乐。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节目,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多年来,大年夜看春晚,成了时代赋予这个古老节日的新民俗。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些年,人们在渐开的风气之下,长期压抑的娱乐饥饿感,被春晚决堤式的引爆,其热烈场景,至今为许多人津津乐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晚”的制作技术越来越好,转播设备越来越精良,舞美和灯光越来越华丽,服装越来越豪华,阵容越来越盛大。但人们对其的关注和期望程度,却越来越低,有人将此原因归结为人们的欣赏口味越来越高,这是原因之一,却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春晚”失了魂魄,徒留下一大堆绚烂彩色的空洞颜色。特别是语言类和小品类的节目,更是失去其基本锋芒,要么就是远离现实生活地搞挠痒痒式的噱头,要么就是相互拿表演者的家人或生理缺陷做笑点,有的节目,甚至漠视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拿残疾人或社会弱势群体开涮,传播令人不愉快令社会变得更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早期那些批判假冒伪劣,讽刺官僚主义习气和铺张浪费风的相声小品,在层层衰减中越来越少,甚至淡出了春晚的视线。而与此同时,“陪乡长扯蛋”和“三鞭子”式的场景,却在现实生活中越演越烈,而且花样翻新。


    有人说,大年夜是全家团圆欢快的时刻,没必要非得整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这话有一定道理,却不完全有理——大年三十,人们希望看到开心的快乐的事情,这并不假,但把百姓充满酸甜苦辣的生活简单化到只有一个单面的甜,说轻点,是脱离生活。说重一点,就是虚假和逃避。而刻意的回避其他的味道,甚至使得原本并不算虚假的甜,也变得虚伪起来。试想,如果《诗经》三百首,去掉“风”、“雅”,只保留一个“颂”,它还会不会成为千古经典?这就如同假如“春晚”没有反映真实生活的作品,只余下没有理据支持的“真呀真高兴”一样,让人笑不出来。而生活中,让人们抓狂的东西,越来越多,却被越来越严重的无视着。

 

    当然,把“春晚”与千古经典来比较,显得太严重了一点。这毕竟是一台联欢晚会,但是,这不是普通的晚会,是作为中国人精神年夜饭而存在的,如果它不对多数民众的真实愿望和喜怒哀乐以及真实的生活状态有准确而客观的表现,那么,它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也许正是把这台晚会看得太过于重要,编、导、演甚至审查节目者,都有一种难以轻松起来的感觉,不由自主地将它层层加码,变成一团主题无比正确,场面无限宏大,除了真实生命感之外什么都有的东西。它看来看去,就是个马屁。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