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周人物:吴仁宝

 

  3月18日,85岁的华西村“老当家”吴仁宝因病去世,这位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执掌华西村的乡村干部,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农民”,他带动全村人用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劳动,将华西村从一个资产为负4万多的贫穷村,建成地区生产总值逾580亿元,家家住别墅有小车存款过六位权且有股票分红的“天下第一村”。

  如果说华西村的发展是一幅传奇的图卷的话,那么,作为华西村的实际掌舵人,吴仁宝当仁不让地是这幅画卷的主创人员和设计师。华西村的发展和变化,打上了极其鲜明的吴仁宝式的个性和特征。他的体内,既流动着属于中国农民特有的务实、勤劳和善良的血液,同时又有着为应付艰难生计的种种应变智慧和小小狡黠。有媒体用书面语言总结,他和华西村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改革精神”、“共富信念”和“实用主义”,这其实就是以上诸种品性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而已。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吴仁宝和华西村始终走在每个时代的“典型”行列。熟知国情的人应该知道,做到这一点,有多难?在风向不定上意变幻莫测的时代,很多此时的第一名,在风向变化的彼时,很快变成倒数第一。而像华西村这个“学大寨时代亩产过吨”的先进,在其后的“包产到户”时代也成为典型;而在“分田到户”的时代,他又能够干出将全村的所有粮田交给30户种粮大户,而让其余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在严禁农民搞工业时,他能将小五金伪装成铁匠铺;为了应付不同要求的领导,他甚至将水渠做成三种规格,以应付不同领导的检查。

  有谁能说得清,这一系列行为后面,哪些是改革精神?哪些是实用主义?哪些又是基层干部在狭窄的工作空间中培养出的无奈的智慧?但应该承认,能在一系列大风大浪中保证“吃透精神”,确实是一种超强的能力和本事。这也是他的后任者们最担心的事情,无怪乎在他去世后,“新书记”吴协恩坦承的困难所在之处。

  吴仁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吃透”,不只是单向的对上,在广为流传的吴氏语录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所谓两头,一头是上级,一头是人民群众。面对一些来取经的基层干部感叹工作不好做,干部的好意也常不被群众理解时,他的回答则是:“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

  除此之外,被称为“农民思想家”的吴仁宝,还说出了许多言简意赅的话语:“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政治标准就是让人民幸福”;“只有做改革的实践者、维护者,最终才是改革的受益者。”这些都是能经得起岁月拷问的至理名言。当然,比他说得更好的还大有人在,但关键是他身体力行地真切地做到了!

  有人认为,华西村崛起过程中因先发优势而得到了政策和资源上的“照顾”,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与其相比,区位和政治更占优势的地方,也不在少数。而华西村公认了的不可复制的胜出的理由,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吴仁宝。

 

  ■ 媒体评说

  《华商晨报》:在历史洪流中,吴仁宝不是设计者,不是理论者,他更多应该是改革者,是改革的一员“闯将”。回望吴仁宝这一生,可以看到,在他身上最可贵的就是“甩开膀子”。作为一个改革闯将,吴仁宝提供了一种启示一种借鉴,以及另外一种可能。

  《钱江晚报》:吴仁宝的是是与非非,都在被人用两种不同的镜片,单方面地无限放大,呈现出两种不同色彩的人生。无论是观者,还是被观者,都是一种扭曲。而作为一个探索者,农民吴仁宝,并不会因为有没有上过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而发生多大的变化,也不会因为他的离世,而变得非此即彼。吴仁宝不完美,不完美的吴仁宝,让华西村富有了。这是任何放大镜,都扭曲不了的事实。

  《北京青年报》:从某种角度来讲,华西村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它是中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特例。围绕华西村而存在的各种争论仍将继续。但无论如何,除了华西村村民已经享有的富足生活之外,华西村的发展之路,也将给正在快速实现城镇化进程的中国农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或者教训。

  《农村大众》:先把争议和口水放在一边,也把吴仁宝这位让农民骄傲的老人放在一边,我们在这里可以提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的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村干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其实早有了最基本的答案:农村需要能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的村干部。这些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在这么要求着,想过上好日子的村民也一直在寻找着。人无完人,基于这一点,只要一个人,能带领村民依法依规地走上致富路,哪怕他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都应该认可他是农村的一位好干部。

 

  ■ 当事人语录

  【谈华西模式】国家搞一国两制,我们华西是一村两制。但是我们干部不准搞一人两制,也要使他富起来,而且富得健康、富得长寿。我们三十年实践下来这个制度是好的,老百姓也拥护,人们从不理解到理解了。

  我们不仅关心贫困户,还特别关心贫困的脑。

  【对自己最满意的】对我自己满意的是两句话,我做到了“夸奖我不足喜,挫折我不生气”。

  【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家家要有票子,家家要有较好的车子,家家要有较好的房子,重点要培养好孩子,最终人人脸上要讲面子。

  【华西人的精神生活】我们这儿的小孩子,看着小东西,他们都会捡了去扔了,现在整个农村不是原来的样子。我们这里的厕所、卫生间,这么好,楼上这么好,一般的农村人不会随便大小便了,像这个地毯这么好,他不会随便去破坏东西了。这个叫物质提高了,也会反过来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对各方面都有改进,这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吴仁宝就没有华西村】正因为华西村这个特色跟人家不一样,吴仁宝在华西村也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因为我干的时间长了,从解放到现在,我是没有放过这个华西村,我当过乡官,但是晚上还是在华西村,我当过县官,但是还是华西村的村书记不放。

  【接班人要做的事】我希望到85岁的时候,能够看到华西村集体净资产,就是贷款什么的都没有,净有250亿。从人口来说,能从3万5千人增到5万人,这样就好了。这是我的看法,今后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