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四月初复旦大家发生的室友投毒案,在社会上产生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反响和反思。清华大学十九年前发生的一起悬而未决的投毒案重新被人们所关注,也是其反响之一。朱令,这个生于1973年,才貌双全,弹得一手好琴做得一手利落的实验,广受人们喜爱和好评的女孩子的遭遇,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今的朱令,视力几乎为零,智力仅相当于一个低龄儿童,且无法站立和自理生活。她遇害前的照片与现在的照片两相对照,令人的同情和愤怒感油然而生——还有什么能比看到一朵美丽的花被无端的撕毁更令人痛心的事情?而更让人们难以接受的是,这起发生于十九年前的悲惨事件,很可能因为时间的久远,证据的灭失,而成为一桩永远无解的悬案。

  作为一桩悲剧的受害者,朱令也许从始至终都不可能知道自己为什么受害,或者被谁所害?她的记忆,也许永远停留在十九年之前那些阳光灿烂的岁月的。但对于她身边的亲人和对人间正义和真理还有着强烈渴望的民众来说,这无疑是更令人揪心的事实。人们渴望得到真相,渴望正义如所有电影和电视中所演的那样,不管多迟,最终都会降临。

  有人将朱令比喻成一块石头,在当下共识正在断裂的社会中,激起千层水浪,并引发一轮关于正义与公平的思考和追问;有人则说她是一道伤口,一条留存于我们社会面庞上的一首既深且痛的伤口,昭见的是我们社会令人心痛的短板与硬伤;有人说她是一道测试剂,在测试我们社会的文明与进化程度,无论是支持彻查凶手还是反对舆论审判的人们,其素质和水准都在受着测评;而有的人则把她看成是一次机会,一个通过公开相关信息和侦破进程,提升司法界应对舆情的能力,并通过此举提升包括办案人员在内的公民法制素养和理性水准甚至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机会;有人则认为这是法制建设几十年的耻辱,因为在整个事件中,看不到公权力对公民的基本尊重和怜惜;有人则认为是一剂清醒剂,让很多对某些口号和表面动作还有期待的人,清醒的知道某些事物的本质……

  不同的人,对朱令案的看法不一样,而产生的想法和所抱的态度也不一样。这是一个逐渐多元化的社会所必然面对的景象。但是,真相只有一个,哪怕这个真相,最终被这样那样的原因所遮蔽,如与朱令案同期发生的美国棒球明星辛普森杀妻案一样,“最大可能性”不能作为刑法判决的最终依据使此案成为无法定罪的世纪迷案,但其中的善恶与是非,每个人观者心中其实是有定论的。但两者表面相似,却无法相提并论——因为与朱令案不一样的是,辛普森案是有公开侦办、依法庭审、媒体全程关注的过程。这与受害者家属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案子侦破宣告“结了”并请求信息公开不果,媒体和网络信息传递并不十分顺畅的朱令案侦办进程,确有很大不同。这也许就是两者最大的差异地方,也是引起争议最大的关键点。

  因此,朱令案的关键,也许不是不在于侦破的最终答案,而在于通往答案的过程本身。行文到此,获悉网上有关朱令案的信息又在系统化地消失。而不能或不敢公开本身,就由不得大家往最坏之处想了。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