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星期天,和美儿一起看美国电影《牙仙》,碟是英文版,照例由我帮忙念字幕给她讲解,小家伙像往常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缺乏想象力和幽默感的冰球明星因为不断让周围的小孩梦想破灭,成为“梦想破坏者”,为了惩罚他,上帝让他去当专门收集小孩牙齿的牙仙,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与家长不再相信把掉落的乳牙放在枕头下面,会被牙仙取走并留下一块钱,冰球明星因此吃了非常多的苦头,并在与孩子们的接触和交往中,懂得梦想对他们的重要性。

  这是美国儿童片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足见在美国电影人眼中,“失去梦想”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而作为一个“梦想破坏者”是多么可怕而可耻的事情。

  朱德庸在《绝对小孩》里有这样一段描述:“每一个小孩子都具有魔法,这种魔法,只有小孩子能看见。”正是因为这种魔法,他们才会和小猫石头或花说话;他们才会把玩具小熊当成弟弟妹妹;才会悄悄把鸡蛋揣到口袋里幻想一只小鸡或鸭子甚至恐龙从里面孵出来;才会相信圣诞老公公会从烟囱里把礼物扔下来并因此在圣诞节前给老公写信……

  因为这些幻想,世界因此变得不再如大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呆板平庸;生活也不再如绝望者所看到的那样枯燥乏味;孩子们,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出不平凡的色彩;他们的人生,因为梦想而变得不同。

  某些家长,特别是害怕“孩子败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会很实在地将孩子们这些超越现实的梦想,拉回到现实中,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早一点认识社会的本质,是奔向成功的最关键元素,仰望星空,会妨碍脚下赶路的。

  于是,就有了大人粗暴的话语:别傻了,你的体温是孵不出小鸡的;别傻了,世界上是没有圣诞老人的,都是商店的服务生装来骗你钱的;别傻了,小猫是不会说话的;别傻了,小玩具熊是没有生命的!

  随着这些轻描淡写的解释,一个个童话纷纷落地。传统的中国人有一个衡量人成长的标准,就是还相不相信童话。许多人为了证明自己成熟,而纷纷让自己远离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而他们长大后,把驱散小孩这些想法,当成教育孩子成长的不二法门。因此,许多成年中国人缺少梦想能力和幽默感,觉得世界无趣。

  从小美牙牙学语时,我就喜欢事先把巧克力藏在她衣兜里,然后做念咒语状,让他至今都相信爸爸会变出巧克力。她因此很快乐很自豪,而如果有人试图告诉她真相和秘密,我会跟他急!

  选自《陪女儿看花开花落: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记》,作者曾颖,桑格格序,孙邦彦漫画,收录作者的育儿感悟随笔近百篇,以及古灵精怪的女儿自小到大闹的笑话两百余则,漫画插图五十余幅。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定价:29.80元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