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上海高院4日下午发布消息,该院民一庭庭长陈雪明等4人已停职接受调查。此前,上海某公司负责人倪某通过网络公布一段视频,举报上海高院陈雪明、赵明华等人接受吃请、去夜总会娱乐,并集体招嫖。倪某称,发布视频是由于他认为一起涉及自己的合同纠纷案有人为因素干预,没有得到公正判决,干预判案者为视频中的法官之一赵明华。(据《新京报》)

  应该说,这是五花八门的涉官司网络舆情中最新的一种门类。倪某式的维权,没有不服判决的“上访”那样的无奈;更没有极端维权的惨烈。但它却更具戏剧性和曲折性,甚至还有些好莱坞式的奇情与趣味——“高级法官”加“集体嫖娼”再加“斗智斗勇的偷拍”,完全符合“三分钟一个高潮”的大片原则。这则兼具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同时又对公众八卦趣味有所照应的新闻,受到关注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用新闻界的话说:在情色中反腐,在八卦中倡廉,是当下读者最喜欢的新闻。

  不同的人,会根据不同的趣味,而选择传播这条新闻。这条新闻也在大家不同理由的喜欢中,被传为热闻。上海有关方面在第一时间宣布对四位当事法官停职调查,对舆情的初步重视,也是值得肯定的。但鉴于此前众多新闻中,“接受调查”已成为拖延塞责的最佳托词,因此,这种“肯定”的前面,也应该打上谨慎两个字。

  就目前的舆论而言,认为法官作为掌握司法重器的人,对社会正义有着天然匡扶的义务。如今干下如此有违社会道德的事情,实在令人愤怒:一群对社会良俗具有责任的人,居然无下限地干出集体嫖娼的事情,古人将“为恶不惧人知”作为不可救药的标志。而这群法官,显然不知道羞耻为何物。这样的人掌握着法律的解释权,是何等可怖的事情?因此,对这些人,应该彻查到底,公布其资产,曝光其小密,揭露其曾经干过的违法乱纪的事情,依法对其进行严惩,给公众一个交代,还民众一份信心。

  另有一派观点则认为,举报事件从始就带有个人目的,输了官司报复他人,说不好还有搞乱社会的政治目的。每个公民都有自已隐私权利,包括自已的家人老婆子女亲人,如果像他这样人人都在网上公开监控视频个人隐私,那么整个社会不乱套?即使是有证据的违法腐败行为,也应举报到有关部门来惩治。这派观点认为应该惩处报料者,以杜绝类事件的发生。

  这两派观点,基本又回到以往每一桩类似案件中的车轱辘争论中来。一派认为涉事法官作为公务人员,应该受到重处,举报者是功臣,无论他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使违法乱纪的事情得到了曝光;而另一派则认为,无论是反腐还是别的事情,都应该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个人采取私自行动,会进一步导致社会的混乱。不知是出于巧合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近日某些地方已出台“传播监控视频罚3万”,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此政策与法官嫖娼事件有直接联系,但其防漏堵缺之愿望,却溢于言表。

  在当下,纪律检察和防腐反腐手段相对花样繁复的各种腐败现象还显得简陋和单一的时候,包括网络反腐、二奶反腐,当事人侦测反腐等偶尔曝光出来的各种恶性案件,确实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以“隐私”之类的大词来抵抗,显然是无力的——即使在那些将隐私当成天大事情的国度,无论是受贿还是贪污,抑或是“集体嫖娼”,都不是什么隐私。将这些当成隐私,不是无知,便是别有用心!

  在媒体大张旗鼓宣扬八项禁令取得如何显著成效的时候,在用财政款接待的“党政机关出差(会议)定点饭店”里,几个法官,他们一起嫖了娼,这事,值得深究。举报此事的当事人,不仅不是侵犯隐私的“罪人”,还有该是有功!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