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
  
  
  
  自那次险些造成严重后果的禁吼事件之后,大嘴村原先全民皆可随意乱吼的习惯改掉了,吼逐步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新的村规规定,村民都有平等的吼的权力。但为了照顾比村民天生的吼的权力更大的村里的安定和平稳的秩序,必须在村长的指挥之下有序有理地吼。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吼或为什么吼?吼多长时间?都必须经村长的同意和认可。
  最早得到认可的是村长老婆及他的儿子们,村长一共有五个儿子,这也确实是村长过人之处,村里没一户人有他生得多,而且青一色都是儿子。据说这是因为村长常吃猪肉的缘故。别家的娃娃没有这么茂盛,而且儿子女子参差不齐。只有木匠曾经生过一对双胞胎,使他的儿子达到六个,但因为害怕自己在这方面压过村长惹来麻烦,于是趁夜黑悄悄将小孩丢下了舍身崖。这事没太多人知道,木匠只对他的老友皮匠说过。皮匠醉酒告诉了我。他说木匠说:与其全家一齐上舍身崖,还不如牺牲那两个还不知人事的娃娃……
  这事让我吃惊了很久也害怕了起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敢去喝酒,怕酒醉说了出来惹得大家麻烦。皮匠酒醒之后,也差点吓死。那之后,他有差不多一年没喝过酒。
  继村长老婆和他的五个儿子之后,村长的亲家、兄弟和舅子老表等都陆续获得了吼的权利。村长的亲家舅子老表的亲家舅子老表们也逐步获得了吼的权利。这样,大嘴村三百多号人中,至少有一半获得了自由吼的权利。这个人数还在不断地扩张。村里好不容易取得的禁吼大成就也渐渐化为乌有。到最后,所有的村民包括三岁的小娃儿也可以吼了。村长想管管,但架不住老婆和五个儿子的反对,于是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禁吼令也渐成一纸空文,上面的条款,只在村长想惩罚那些让他看不顺眼的人时才有用,其余时间便形同虚设。但虚设并不等于不设,久去久来它居然成为一条无形的鞭子,让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惹村长不顺眼的村民们尽量努力地在村长面前努力表现得让他顺眼。这让村长很安慰,他想:这也算是禁吼令带来的惟一积极意义吧!
  请原谅我之所以如此不厌其烦地讲吼与禁吼的关系,是为了让你明白吼之对于大嘴村的重要意义,它仿佛是血液中的血红素,深深的作用于大嘴村的血液之中,不理解吼,也就不能理解大嘴村,因为大嘴村的名字来自于吼,因为大嘴村的村民每个人都有一张被吼声撑大的嘴。
  经过不知多少代的进化,大嘴村的村民们的嘴巴已大得成为脸上最大的一个器官,它把鼻子和眼睛以及眉毛都挤得非常边沿。与不断增大的嘴相反,村民们的脑袋却一天天在变小。变小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怎么想事情。村上发生的任何事情,无论婚丧嫁娶春种秋收生老病死等等等等都有村长替他们操心,他会指挥他们支配他们让他们只须出手或脚便可以解决任何困扰他们生活的难题。再没有比这种简单生活更令他们舒服和愉快的了。于是,在这种舒服和愉快之中,他们的脑袋一天天变小,小到最后,便只剩下一张大嘴了。
  与村民们一天天缩小的脑袋相反,村长的脑袋一天天膨胀着以至于到最后居然长至了直径二尺左右。必须说明的是村长脑袋的膨胀和村民脑袋的缩小这两件事都不是我们这一代大嘴村人的作用,而是先前几十代甚至更多的大嘴村人祖辈以来不断积累的结果,这是一个漫长而坚定的进化过程,从很古很古的古代来,如果没有后来的意外发生的话,还会朝很远很远的未来去。
  你一定奇怪我的脑袋没有小到只剩下一张嘴巴?这是因为我是药匠,我要用脑袋记一些药和处方,这使得我不得不用自己的脑子想一些事。不仅我,还有皮匠、鞋匠、木匠、石匠和教书匠等都要用脑袋想些事情,这也使我们成为除村长和他五个儿子之外稍稍还有点脑袋的大嘴村人。大嘴村也因此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则,人的等级和辈份,按脑袋的大小来分,脑袋大的表明想大嘴村的事越多,对村子的贡献越大。反之亦然,至少在发生教书匠造反之前大家都是这么看。
  在大嘴村,匠人的地位是很高的。除了村长和他五个儿子之外,最受尊敬的可能就是工匠们了。大嘴村的人们虽然头脑简单得只剩一张嘴了,但大致还是明白皮匠可以制皮具,木匠可以打床和棺材,而石匠可以造屋和猪食槽,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是必需的。因此,匠人们在大嘴村所受的礼遇也是天经地义的。
  教书匠是大嘴村惟一一个做不出来东西却又被称为匠的人。他负责教村里的娃娃们念祖先们流传下来的经文,经文虽然堆了一大屋子,但内容非常简单,教书匠给它总结了几点:第一点,是村长的重要性——没有村长就没有大嘴村,第二点,也是村长的重要性——如果不听村长的话,大嘴村的玉米就不生长人们都必须上舍身崖。第三点第四点内容大致与前两点相近。
  大嘴村的娃娃们在一代又一代教书匠教导之下,一代比一代更崇敬村长;一代比一代热爱村长;一代比一代更听村长的话。这也使得教书匠备受村长的喜爱,他虽种不出一粒玉米打不出一颗铁钉也造不出一个鸡窝,但却一直稳居匠人之列。与别的受着崇敬和尊重的匠人不同,工匠们必须要干活,除了本行的手艺活之外,农忙时节他们还要下田做些农活。教书匠却不,村长说教书匠是斯文人,咱大嘴村总还是要保存一丝斯文的余脉。于是,教书匠就啥也不干,成为村里仅有的三个从来不做农活的人之一,另外两个是村长和三十岁了还横着揩鼻涕的傻二。
  这事当然在工匠之中引起过一些躁动,但架不住村长他老人家发了话。大家虽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接受了现实并不再对此发表意见。教书匠也自然安乐顺利白白胖胖地躲在屋檐下讲村长的丰功伟迹。如果他愿意,他可以永远这样安乐顺利白白胖胖地生活下去。
  但世上的事往往都容不得人们去这样推测的,这就如同我所说过的那样,它往往不是一道算术公式或药方那样取得的是准确而肯定的答案。就在包括教书匠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教书匠将在这一成不变的幸福生活中终老余生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悲剧却发生了。
  发生悲剧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教收匠不做农活太清闲的缘故。照理,他老兄享受到大嘴村最高的“不做农活”的待遇,应该安稳悠闲地好好享受这一切,每天啃饱了玉米喝足了老鹰茶白白胖胖地坐在教书房里教孩子们念村长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闲来无事,还可以见月唱月听风吟风看花落泪见果吞口水,那是多少大嘴村人心想着却做不成的事啊!
  但是,这位老兄却不这么干。他偏偏对那一大屋子古老得生了虫的旧章和典籍发生了兴趣。每天教完“就是好”之后,他就一头扎进那堆沾满了虫粪便和尸体的烂纸堆翻啊翻啊找啊找。他要找什么?没有人知道。我相信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找些什么,总之他找啊找,翻啊翻,搞得自己灰嘴土脸不成个人样。
  在翻的过程中,他发现他所找的所有书虽然是一大堆,但内容却是一本书的,这一本书就是他正在给学生讲授的那一本,内容是讲村长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不可或缺。除了写作的时间不同之外,内容基本一样。
  照理,在翻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一无所获之后,他应该收手才是。但他偏不!这也许是老天爷注定要让他走上后来他所要走的路,遭受到他后来所遭受到的一切。
  终于有一天,他挖到了旧书堆的尽头。在这个几十辈子甚至更长的大嘴村人都没有接触到过的角落,他发现了一个经卷。这个经卷与别的经书不同,它深深嵌在墙缝之中。这让人感觉出埋藏这个经卷者内心的矛盾:他一面想将经卷藏起来不让人发现,但另一面却似乎又希望有人发现它,使它不至于永远湮没在教书房这道烂石墙之下。
  教书匠拆开经卷的粗布外套,里面是一层发黄而泛着朽臭味的细布套。细布套往里,是一层防潮防虫的麻网。理出麻网之后,还有一层皮套。打开皮套,里面是一本纸页发黄的书,书已很破,但上面的墨迹却十分清晰。
  这是一本与其它书完全不同的书,里面写了很多别的书上没有的内容。教书匠看第一页时,带着的是一种新奇好玩的心情看完的,因为书上的内容与那些写着“就是好”的书籍相比确实更精彩也更生动。他教了几十年书也读了几十年书,还没有看过如此鲜活生动呼之欲出的文字。
  读第二页时,他开始有些紧张,因为书上开始提到村长。显然,这个村长已经是大嘴村十辈子或更早以前的村长了。据书上讲,那个村长是个具有神力并充满智慧的人。他能举着石磨飞奔上山;也能用箭射杀几百尺之外的野鹿和兔子;他唱的山歌能把天上的云雀哄下来;他为大嘴村设计的村落布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读到此,教书匠开始思考了,他觉得这样的村长与“就是好”大抵还算般配。比起后面那些只说“就是好”而不说为什么“就是好”的村长的行状和业绩大不相同。后来的村长们能举着石磨飞奔吗?能用弓箭射杀几百尺之外的野鹿和兔子吗?能唱歌哄云雀吗?能设计房子和村落布局吗?
  玄!
  教书匠为自己头脑中突然产生的离经叛道的想法感到有些恐慌了。这种感觉一度使他想合上书不再往下看。然而他最终还是忍不住翻开了下一页。
  这一页的内容更可怕,上面写的是大嘴村建村的一些事。当时,人们为躲避战乱而逃到这里,为了让村子不受外来的欺侮,又不会因种不出可以让全村吃饱的玉米,他们必须要推举一位有特别能耐的人来领着他们去做这些事情。那时的大嘴村,每隔数年就会进行一场比赛,内容包括举石磨过山;射箭和种玉米。比赛的第一名便是村中第一强人,自然就成了村长,理所当然地领导大家去建设村子保卫村子。
  最初的几任村长都是这样子赛出来的。这样的比赛全村每个人都有资格参加。因为这时大嘴村人们的危机意识都很浓——村子还没建起来,尾追的敌人们离他们不知有多远?而稀薄的土上究竟长不长得出玉米苗?这些问题使大家清楚地知道,必须要有一个最强的人来作他们的领导,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灭亡。
  教书匠读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些喘不过气来,他挣扎着想把书合上,咬紧牙努力想把书扔到火膛之中,但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控制住了他,使他动弹不得。
  他知道,这力量来自他的内心,是他被压抑得太久的好奇心在作怪。他知道自己的挣扎是徒劳的,但这种挣扎感觉却拼命折磨着他,使他难受。
  说老实话,这时如果不是教书匠而是村里别的什么人的话,这种令他痛苦和难受的挣扎感觉绝对不会有。因为大伙压根儿就不会对书中的内容感兴趣。因为大伙的头上只剩一张大嘴,思考能力有限,不足以想出这本书和别的书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区别。或许问题根本复杂不到这一步,在整个大嘴村里,除了教书匠之外,压根儿就没人等得或闲得从山一样的纸堆里翻出这么样一本书来。
  但悲剧的是,教书匠发现并读了这本书,这使他略比大嘴村民众多出来的那点思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震动。他几乎是颤抖着看了手中这几页薄薄的书,那上面的文字,每一个都是他以往就认识的,但文字背后的内容,却是令他震惊地陌生。
  以他多年所受的教育和村长对他的厚待与礼遇,他最应该保持的态度是拒绝相信与教科书也即是村长的意愿相反的任何异端邪说。以往的许多时候,他都很自觉地这么做着,那时,他的内心像是有一张功能强大的网,总能将任何不小心窜进来的的异端想法绞灭于萌芽之中。
  但这次却不知为什么,网和村长的恩威都失了效力,教书匠被那本书彻底搞疯狂了。没有人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在我看来,这也许是上苍的故意安排,他老人家肯定觉得大嘴村这些年太过于平静像一潭死水,故意想扔一块石子进来,而这石子就是教书匠和那本让他甩不脱手的书。
  教书匠所有挣扎的努力都白费了。他的头上豆大的汗珠让他感到痒痒的,这种痒一直由头而脸直入到心里。这让他下定了决心,用衣襟狠狠地揩了一把汗,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一页,记录的是一位伟大村长的事迹。这位村长也即是前文所述那位举石磨射野鹿的勇士。他带着大嘴村的村民消灭了一拨又一拨从远方追来欲置他们于死地的追兵。又带着村民们在悬崖上盖起了易守难攻的村寨。而更重要的是,他还领着大家,在村子周围的薄田里种出了玉米。这些业绩,自然成了立村之本。而村民们把他奉若神灵,也自然就没有什么稀奇。
  尽管有了这神奇的村长,村里的赛会仍然要例行举办。因为追敌究竟什么时候再来;地里究竟什么时候长不出玉米这些不可测的灾难随时都有可能光顾大嘴村。因此,寻找出一个状态良好的村长,对于大嘴村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村长果然不负众望,回回比赛样样第一。这使得接下来的几页书都显得千篇一律,与现在的教科书没有太大的区别了。每页都写着村长在各次比赛中优异的表现。看得出,写这本书的人对村长所取得的成绩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激动的。这一点教书匠能感觉出来。这与后来山一样的那一大堆歌颂书不同,后面书上所有的赞美文字都只是有口无心的重复。
  虽然充满激情,但也免不了千篇一律,因为比赛无非是举石磨射野鹿射野鹿举石磨。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无数页都是这些内容。这让教书匠的新奇感渐渐消失,沉沉睡意渐渐涌了上来。就在他准备放下书美美睡一觉的时候,新内容出现了。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