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噪一时的西昌“最悲伤作文”事件,又出最新轰动性后续新闻——8月30日下午,西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目前在网上引发热议的“索玛花爱心小学将被拆除”事件,向媒体进行了相关情况通报。发布会上,西昌市教育、林业、民政、规建、国土等部门负责人到场,介绍了拆除索玛花爱心小学的5项依据和理由:无办学资质、涉嫌违法买卖和占用国有林地、涉嫌违法建设、涉嫌非法办学、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当地教育局表示,目前已对该学校学生实施分流就读,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尽管相关部门引经据典拿出了许多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行为“合规合法”,而对方涉嫌“违规违法”。但网上仍有许多人惊呼:这是多么明显的报复性执法啊?这个版本的应对,不过是此前“最悲伤作文系老师修改”的升级版本,其目的是想要消除“最悲伤作文”给当地所造成的所谓负面影响。用当下流行于某些地方政府部门最热中的“舆情控制理论”来解释,这是一种“反打”,其原理就是让对手的形象和行为不合理不合法化,以使得对方的言说“不成立”。这一招,在此前的很多热点新闻中,都曾有所耳闻,效果也因所涉对象和新闻劲爆点的不一而各有不同。
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一招在此次舆论传播中,是不会起到使用者想要的效果的。原因很简单,抛开所谓的傲慢与偏见式的网络情绪不说,单从舆情传播规律上来讲,都是违反了基本规律,犯了大忌的。
第一忌,在时间节点上,当下正是“最悲伤作文”渐被其他热点取代,正迅速淡出公众视线的时段,在这个时间段出击,恰好又是开学时间段,真如往将熄的火膛中泼汽油,瞬间形成强烈关注,甚至产生比原发新闻更大的冲击——“开学前夕,爱心学校被强拆”,这种后续新闻影响盖过原发新闻的应对,也许是操作者们最不想看到的结局。此举可能会给当地造成的形象伤害,远超过“最悲伤作文”本身。给人一种当地必欲将此事用外科手术式的方式从重从快彻底解决的感觉。
第二忌,尽管接受采访和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的负责人们一再强调,是正常执法,而非报复。但这种说词,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和这样一种尖锐应对方式方式背后,是否显得太弱?难以自圆其说——如果说是正常执法,为何是此时此刻,而不是彼此彼刻。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任何字正腔圆的解释和义正词严的声明,无论“支教持证上纲”,还是“清理违法办学”,都无法回答一个问题:此前几年,为什么不这样?而恰好是此时此刻,你想说跟“最悲伤作文”事件无关,谁信啊?无怪乎有舆论评论:此时此刻的所有照章办事和依法依规的说词,都显得让人不可接受,甚至改变了词性本身。这么多个部门,如此重磅的重视,不是应急式的定点定向执法?而网友的评论就更尖刻,在此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第三忌,缺少基本客观的评价。对于索玛基金会及行为的评价,因为“最悲伤作文”这一完全不是由基金会自己能把握的偶发传播事件,而发生完全逆转的看法,五条关拆理由,招招“涉嫌”,句句“非法”,索玛基金会作为一个在凉山存在多年,并且也做过许多当地不同级别和民众认可的事情的一个合法社会组织,瞬间就变得面目憎必欲锄之的形象。这种用四川话说叫“一根眉毛遮眼睛”的方式,伤害的不仅仅是索玛基金会及支持他们的群众和爱心人士和企业,也让其他的公益组织噤若寒蝉。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西昌甚至凉山的公益事业的。要知道,在中国公益版图上,这一区域,一直是个重要且受瞩目的地方。
应该承认,凉山和西昌当地的有关部门和官员,也有些委曲和郁闷。凉山作为四川的第二大经济体,多年来在扶贫和教育上,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力气,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和进步。许多边远的县乡,其学校的修建和免费教育和免费营养午餐,都还是搞有声有色。但大的格局下,不可否认的一些村小和办学点的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突发的重大的典型舆情,就可能将这种大好的形象给摧毁,这也是当地相关部门不愿意看到的。但如何去面对这种舆情,如何向公众正确传播这些信息,是必须正视且摸索的。包括媒体和传播者,也应该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最悲伤作文”的悲伤,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这与写不写那篇文章,没有关系。公众和媒体传播这篇文章,其意图也许并不是为了让哪个部门的哪个人难堪,而是希望许许多多同样悲凉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进入公众视野,受到相应的关心和爱护。而且,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困苦和悲伤,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来自于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也来自社会和公益组织。特别是一些不仅仅需要的是钱,而是眼界见识和心理扶助等方面,公益机构的空间和作用很大。切不要忽视它,更无须贬低它甚至敌意它。
贬低公益机构,“非法”化助学慈善基金会,无助于挽回已经受损的形象。“强拆”拆除不掉“最悲伤作文”给人的负面影响,但扶持对话和建设,却能。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