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老炮儿》能否看出中国电影的新审查尺度?

     满网都在说《老炮儿》,于是凑热闹跑去看了一场。散场时,走在雾霾沉沉的街头,居然有一种愉快的感觉——在2015年行将结束的时段,终于看到一部真正的良心之作,一部看得到诚意的电影,它像深水炸弹一样,将久违的感动,深深地炸进了观众的心中。

    关于《老炮儿》的影评已有很多了,有赞冯小刚“让演员们无路可走”的演技;有叹电影中老顽主们失去的江湖;有惊呼艺术电影的回归;有质疑电影里面的粗话太多;有欣慰终于能看到不按90后妹子的口味拍的热映片;还有人甚至从中看到了“古典流氓的职业精神和生存哲学”;也有人从中八卦到了“老腊肉战胜小鲜肉”的价值观意义……

    有人将这部电影定位成亲情篇,因为故事主线,是一个历经人生艰险的老牛与初生牛犊儿子从误解到理解的故事;有人将这部电影定位为江湖片,电影里明里暗里充满了各种新老江湖与恩怨,道义与尊严,其中的很多桥段和人物,让人想起《英雄本色》那些“过气”却不失义气和尊严的人物;有人将电影看成爱情片,从中感知江湖儿女江湖情的悲壮与缠绵;有人甚至将它看成一部很符合当下主旋律的“反腐电影”,其中的道道,就不用多讲了。而更有人则认为,《老炮儿》的成功,是一场地域文化的胜利。

    这些评价和判断,都局部展现了电影给人们的印象。但我觉得还不能够全面道尽我对这部电影的总体感觉。或者说从很窄小的元素解读老炮儿,就陷入技术流了。比如有人将电影的成功,解释为地域文化的胜利,就难免有失偏颇。就如同王朔的作品如果仅仅是对应北京人的情绪和喜好的小情景,是不可能有全国性的轰动并成为现象级的作品。贾樟柯的电影如果只是对山西地域情怀的展示,也不可能引起那样的关注和共鸣。《老炮儿》中的地域元素,其实也就是个道具,背后有非常深刻超越地域的共性的情感和价值,才会有广泛影响共鸣和认同。它不是关于北京的大院子弟,胡同爷们儿,也不是关于文革,更不是啥男权的意淫。老炮儿是关于传统与当下,理想与现实,草民与权势,江湖与庙堂,小人物在任性霸蛮的权势面前的无力,挣扎,和奋争。这是关于小人物尊严的故事。要不是结尾生硬植入反腐进展,感觉不到组织、公检法能帮他找到尊严。军刀、鸵鸟,茬架隐喻着的暗流汹涌,片子基本全巧妙地说了——大街上打人的城管,高官的子弟及其豪奢和嚣张的生活,黑社会化的仗势欺人,人情渐薄的种种生活细节;大街上讨债的跳楼人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观众;还有那小老百姓永远不明白的巨额对账单。都在诉说着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全片最令人动容的是城管打人,六爷喊住城管,让被打的他还手,但挨揍者面对城管那副骄横的德性别说还手,声都不敢出。这是一个小人物,面对新的潮流,新的权势,无力无奈抗争的故事,非常真实,非常深刻。与六爷特别有尊严那口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冯小刚在此处的表演,让人体验到一种过去式却值得怀念的尊严与道德感。

    感谢审查片子的人们,没有把这些生生地从电影中给剥了去,包括表达情绪的“粗口”和无奈感的不规则性爱场景。这些被放过的细节,让这部能感受到生活现实的电影,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凭良心说,这些真实,让观者想到的不是社会的丑陋,而是加深了对美的向往。在不必须的处处光明的电影中,我看到了《老炮儿》不阉之美。中国电影缺少关注现实电影的短板,也许会因为《老炮儿》的尺度,而开一个好口。当大家都以平常心来看待电影,并从中感受到基于真实和善良的美时,中国电影上新台阶的时段,就到了。但愿这不仅仅是冯小刚等老炮儿们的尺度,更是整个中国电影业的尺度。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