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当心那些利用你正义感的“青皮”



  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老电影中,有一段这样的情节,德国侵略者为了混淆视听,鱼目混珠,派特务假扮游击队领导人瓦尔特。假瓦尔特用巧言和爱国说词以及过激的行动规划,打动了地下游击队员和爱国青年们,怂恿他们去攻击毫无战略价值的德国运输队,结果落入德国鬼子预先设好的圈套,一阵乱枪之后,几十个爱国青年横尸街头,一腔报国的热血喷洒在冰冷的街道上。
  这个场景我看过无数次,每看一次,都有复杂的感受,这些感受中,既对年轻人悲惨命运的悲伤,也有对阴谋者的残忍阴险的恨,还有对年轻人们的热血与勇敢的敬佩,但更多的,却是对他们没有能识别出蒙蔽和误导他们的邪恶而心生无限惋惜——邪恶包裹着正义的外衣,是最难识别的。但这种东西的杀伤力和破坏性,比赤裸裸的邪恶大千倍万倍。
  这虽是电影中的一个小片段,却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寓言价值,大家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就能想出与之对应的历史场景来——假瓦尔特作为熟知事件内情和底牌的老谋深算的策动和引领者,在历史的各个节点上,都带领着不明真相且有着天然正义感与无穷冲击热情的年轻人,在历史长河中掀起过无数的狂风热浪,以国家、民族、领土、宗教、领袖、生存空间等大词的名义,将别人或自己杀死,成战场上一抔血土,成荒原中一堆无名枯骨,成后世读史人的一声轻轻叹息。
  假瓦尔特们所利用的,恰是爱国青年们的“真”,他们甚至像老练的昆虫学家,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而用火盆或灭蚊灯对它们进行精准杀灭那样,他们利用各种伟大的词汇组成的精致谎言,巧妙地牵引着那些对正义、仁慈、公理等有着天然敏感性的孩子们,将他们引向一个个设计好的套路上,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最近热播的剧集《曼哈顿计划》中,也有一个典型例子:剧中一位美国物理学家被苏联特务招募,帮助刺探和搜集原子弹情报,招募人引诱他的说词便是:“你所做的一切,就是让原子弹晚一天落到妇女儿童的头上!”邪恶的间谍活动在和平与悲悯的旗号下,让那个心存正义感的年轻物理学家突破了最后的心理防线,让他满怀正义感地在罪恶的路上越走越远,直至害死他最好的朋友和妻子,将自己也引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种假瓦尔特带领真爱国青年式的以高尚理由作为罪恶推动剂的事情,不仅仅存在于影视作品中,我曾亲眼见识或亲身经历过的,也有很多,早年那些以堂皇名义打人砸庙烧字画抄家的老段子,就不说了,只说说近些年的事情:一位刚出道的年轻记者,在新闻正义感的驱动下,成功地报道了一起屠宰场半夜给猪灌水事件,线人把水管子灌得猪嗷嗷惨叫的视频交给他,激起他无限的愤怒,当场激情万丈地写了曝光稿,稿子历经波折终于发表,灌水的屠宰厂关门停业并被罚款。但是,这一篇皆大欢喜的暗访稿的B面却是,整个报道是由那家企业的竞争对手策划,两家为争龙头企业整得形同水火,线人和视频,都是那家企业的无间道。企业为此付给小记者的上司近百万,上司凭着一个好稿奖和几句有关新闻理想的动员,把这件危险的事情,轻松搞定……
  还有:某位爱犬人士,每一年都会找年轻记者去他的救助基地,以爱心和慈善的名义,声情并茂地讲人类的朋友需要帮助,把年轻小记者们感动得眼泪汪汪,写下一篇篇令人读后觉得如果不捐点什么就不是人的感觉。但这些文字,往往会引起老记者们的讪笑,并不是老记者们的心冷硬如石,而是好多人都中过招,其中有人还亲眼看过那个爱心人士的家堆积了太多的捐赠物质,其中光钢琴就有六台,你一个救助狗的,屯那么多钢琴干嘛?给狗弹啊?
  我还亲历过一件事:一家网站小编某日给我报料了一件当地的负面事情,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请我写篇声讨的东西。我在自己身上残存的激情鼓动下,奋键疾书,洋洋洒洒写下一篇声讨的文字。他拿去发表、重推,然后联手公关公司,又把那篇文字给“和谐”掉了,这是他们网站的一种盈利模式,而我也是在他和他的网站被逐出江湖之后,才知道这件事。虽然事情已过去了很久,但仍有一种正义感被强奸了的感觉。
  当然,与假瓦尔特带进死亡进军的那些年轻人或更多因正义感和激情被误导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人相比,我们还算幸运的。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对假瓦尔特及其同类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对正义、仁爱、公平甚至爱国、民族、宗教的正向之爱,是每个人心灵中必备的光明面,对它的尊奉与追求,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但这种追求一旦被误导,就会给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人造成伤害甚至灾难,甚至把结果推向和我们意愿的反面。因此,要警惕那些将我们体内这种力量引向黑暗面的假瓦尔特,并远离他们。虽然,识别他们有一定难度,但也有一些基本诀窍,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假如一个人天天都在喊着反对某国,却把财产和家人都移民过去;或者随时把廉洁与公正挂在嘴边当歌来唱,而暗地却是贪污受贿;或者随时随地都在背环保和低碳箴言,却开着大排量汽车随时随地乱吐痰……
  正义的目标从来不是能通过阴暗邪恶行为能实现的。把正义的大词喊得山响,是既简单又廉价的事情,而他正在做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做,才是最重要的。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