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在认识金花之前,我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友谊是有毒的,它宛如外观花哨的毒蘑菇,在鲜艳的外衣下包裹着的,却是足以致命的东西。它使我在长达半生的时间里,将“友谊”这个词划入另册,心怀担忧和恐惧。
金花转入我们班,是高中二年级的事。那一年我16岁,像所有同龄的女孩子一样,简单而纯粹,一双没被污染过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明媚而阳光的一面。就像一只放养在没有天敌的花园中的兔子,对世界没有基本的机心和防范,总相信这个世界只有暖洋洋的太阳和甜滋滋的风,没有阴雨闪电,更没有大灰狼……
金花最初就是以阳光的形象进入我和同学们生活的。她五官漂亮,身材很好,头发令人舒服的柔顺,脸上和嘴唇上,总有令人愉悦的红晕,和她交往之后才知道,这一切都不是平白无故生长出来的,而是经过精心而细致的捣腾——头发的柔顺,是烫出来的,而腮和唇的红晕,是化妆化出来的。这些,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内陆城市,绝对是新潮而前卫的。当时,主流的审美趣味,还停留在烫大波浪涂血盆大口,这些东西如果带进学校,会死人的。
金花以低调的奢华,轻易打破了严禁烫头和化妆的校规。她说她的发型和口红,都是香港最流行的,她是在深圳玩时体验到的,这才叫洋气,不象内地的艳丽和重口味,整个一个“俗”。她没说的是,她之所以在原学校混不下去的原因,也与这次“不俗”的旅行有关,与她一起去的,是一个和她父亲年龄相仿的男人,这当然是很久很久之后我们才知道的。
金花不仅好看,而且大方。她总能从书包里拿出令我们尖叫和唏嘘的东西,要么是一盒原装的港台歌星的录音带,要么是飞机上吃的口香糖,要么是一瓶进口香水或发夹,这些都是我们用钱都买不到的东西,而她,总是在我们惊呼和赞叹之后,分送给我们,让我们对她,像对圣诞老公公一样既崇拜又亲切。在很短的时间里,全班的女生将她奉为偶像,不知不觉地对她进行膜拜和效仿。
在所有女生中,她对我最好,其她几个长相还算漂亮的女生,也跟她关系不错。最初,我天真地以为,这是物以类聚的原因,漂亮女孩子喜欢跟漂亮女孩子一起玩,这很正常。这样的友谊,受人嫉妒,也很正常。但事实的真相,却并非如此。
母亲看到我书包里莫名增加了许多新鲜玩意儿,询问我是不是收了别的男生送的东西?她一再叮咛,千万不要收异性的东西,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后患。因为金花不是男生,我对她的叮嘱和担忧都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她的担心和忧虑,都是杞人忧天。最初问时,还会勉强敷衍两句,最后问得多了,就沉默不理,或干脆不耐烦地吼出一句:是朋友送的,人家是女的!你该放心了吧?
母亲听了,不仅不放心,还不无焦虑地说:“朋友?朋友如果整起人来,更凶猛!”
我对她如此看待朋友和友谊而感到不可思议,认为她把世界看得太昏暗和绝望了!而她则对我把世道和人心看得太美好太简单而忧心忡忡。在权衡再三之后,她给我讲了一个久远的真实故事,故事主人公陶姨是她的一个朋友,那时刚参加工作,相貌出众人也开朗可爱,她和另一个女孩关系很好,她们吃住在一起,出入都一道,如胶似漆,关系很好。但她不知道,那个女孩为了讨好厂领导,而承诺帮他接近她,屡次撮合不成之后,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她悄悄打开房门,把领导换了进去……
后来她怀孕了,不得已嫁给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领导,不开心不幸福地过了大半辈子。
母亲这个故事,使我寒毛倒竖了很久。但我依然觉得,这极可能是她为了不让我与金花交往影响学业而编出的恐怖故事。我不相信这种只有小说中才有的情节,会被我碰到。而且,用别人的失败友谊故事来否定自己的友谊,本身就是一件荒唐的事。
在我接受的教育中,“友谊”这个词,是毫不令人怀疑的褒义词,它代表着人间至美至纯的情感之一,无论童话还是课本还是同学之间的留言,无一不是表现它积极和美好的一面。在这些教育里,惟一没有的便是“交友不慎”这个概念。而多年以后我看过的一条新闻显示,在走向堕落和犯罪道路的少女中,80%是因为误交了坏朋友,而其中最具欺骗性和杀伤力的,都是同性。
金花一如既往的大方,一如既往的向我们展示一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那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奇异的诱惑,加上她豪爽而富有感染力的渲染,使得我们对她的信任和“友谊”这个词的好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她对我们,也像大姐一样的呵护与贴心,不仅在物质上给我们提供各种新鲜玩意儿;还给我们各种让我们脸红耳热的书籍;在我们被别人欺负时,为我们出头;在父母不理解我们时,听我们倾诉,并陪我们一起叹息和伤感。在这一系列的交流中,我们的价值观与喜怒哀乐,渐渐与她同步。在她半调笑半认真的鼓励中,我偷偷喝了第一杯酒;在她戏谑的“敢不敢”责问中,第一次抽烟;我们在“友谊”的旗号下,与她保持着各种各样的一致,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我们对自己越过的各种学生不能逾越的各种底线都浑然不觉。
在金花的带动下,我们学会了跳舞;学会了和跑来摸我们腰的男生嬉笑打闹;我们学会了跟各种陌生异性一起吃饭喝酒;学会了对异性送来的各种东西安之若泰,甚至主动暗示他们去给我们买想要的东西……
金花说,这是女人的魅力。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魅力,而是一只只伸向无知鱼儿们的诱饵。当鱼儿把这些鲜美的东西吞进肚里时,才知道那里面装着什么?
我看清鱼饵的本质,是在与金花交往了半年之后的事。那天,她带着我和另一个叫小敏的同学一起去一家重型机械厂的男工宿舍,说那里在进行一个好玩的聚会。我们走进那幢红砖筒子楼五楼最偏僻的一间寝室,里面已经有四个衣装怪异的青年正在喝酒。我感觉氛围不对,想走。金花问:“敢不敢坐下喝一杯?”这话激得我和小敏都坐下了,大家开始喝酒。起初喝酒还算正常,但不久,碰杯成了抓手,猜拳变成了袭胸。几个回合之后,四个青年瞪着血红的眼睛,向我和小敏扑过来。金花在一旁安慰我们:迟早有这么一回事,你们会喜欢的!
我被他们抓住双手,完全没能力反抗,只感觉无数双手在我身上抓扯着,我只感觉昏黄的电灯,就像魔鬼邪恶的眼睛在空中疯狂的旋转……
小敏的劲比我大,她挣脱了,窜上阳台,大喊救命。金花和两个青年拼命拖她,抓扯中,不知是失足还是故意,小敏从阳台上坠下楼去。
小敏付出腰椎骨折的代价,救下了无力反抗的我。而我,用一辈子的屈辱和噩梦,认清了金花的友谊,在公安局,她交代,她是收了别人的钱,领几个女孩来玩。此前,她已这么干过几次。她因此在少管所呆了三年,出来之后没多久,她带着几个男女,喝得很醉地出去玩,死于一场车祸,成为另一条社会新闻的主角。
故事提供者:徐莉敏(教育工作者)
讲述背景:16岁的女儿对一位比自己大2岁的学姐崇拜得五体投地,总觉得对方各种各样的“范儿”十足,举手投足间刻意模仿,引起母亲的担忧,引发一段对往事的回忆。希望这段对“友谊”的反思,能引起女儿的警惕。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