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牟其中能否东山再起?


    近日,牟其中在一次公益性质的颁奖活动上公开亮相,引起了一阵骚动,很多慕名者前来问候和合影。在被问及近况时,他表示:出狱9个月以来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复业”,重振南德。此前在3月27日,牟其中选择出狱半年的这一天作为南德复业的开始,他召集旧部,并把标志“复业”的研讨会的地点,定在距离当年他所住的南德宿舍楼仅10分钟路程的地方,18年前的1月7日,他就是从那个宿舍楼乘车去南德的路上被抓捕的。

    随着这一幕幕新戏的上演,牟其中,这个曾经在中国商界和媒体界掀起过无数风浪的名字,在不短的时间里,将再次火热地出现在各个领域。这位300元钱起家,三次坐牢时间加起来23年零3个月,曾肩负中国“首富”和“首骗”两个名号,办了飞机易货、民营卫星发射、开发满洲里等诸多大事,曾经将无数的奇迹和异想带给公众的前南德公司董事长,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和惊吓呢?他会不会如他曾经所带给人们的震撼那样,神奇地东山再起呢?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乐观和悲观的两种答案。乐观者认为,虽然牟其中已77岁了,但他这么多年在监狱中精细思考,并得到了所称的越来越清晰的答案,意味着他把许多问题想通了;而当年散落于各处的南德旧部,已在不同领域获得了发展,如今受感召重回他的麾下,自然为其理论,提供了无论资源和人脉的支持。加之媒体津津乐道的可能通过官司追索的264套房子,可能为其提供天文数字般的资产支持。这三方面因素,使他的第三次创业,在理论和策略、人力资源和人脉,以及资产资源上,都有巨大的基础。加之当下的中国正是一个创新和创业的黄金时代,牟其中凭借其在创业过程中强大的经验和教训所聚集的巨大个人品牌影响力,在不久的将来,会为他重新东山再起,积聚强大的动力。

    而悲观者则认为,即使曾经是一个胆大的开拓者,但77岁的年纪,以及与社会脱节18年,让牟其中在面对当下瞬息万变的新经济时代,会迎来一个极其严酷的考验,且不说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AI物联之类炫得人头晕的行业,就是智能手机和微信等社交工具,都是他不能不补的课程。这些都是他不能不正视的冷酷现实。曾经让牟其中大显身手,同时又栽了巨大跟头的中国经济之海,已汹涌狂奔了十八年。牟其中所渴望跳进的这片他自以为很熟悉的海,会不会早已是他陌生的另一片水?人不能两次跳进同一条河流,剑不可能永远跟在刻着记号的船舷旁边等着主人去打捞。牟其中带着某种强烈的想证明自己的冲劲所冲入的,也许是一个无论阵地还是敌人都已完全陌生的战场,不知已不知彼,而且还带着强烈的主观情绪,会不会使他如盲人骑瞎马地冲到深渊的旁边?况且,他曾经的那些脑洞大开,令媒体和公众很嗨的设想,在当下火热的双创氛围之下,是否还有新鲜感和冲击力,去吸引资本和市场的关注,还需要时间来考验。而在他耽误不起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中,还需要留很大的份额,给那些未竟的官司。因此,他的东山再起,也许只是一个宏大却并不现实的暮年英雄梦。

    这两个答案,只对吃瓜看热闹的众人有意义,对牟其中却没有任何价值。就像别人送给他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如果写作民间版的中国当代史,必然有牟其中的故事。”无论结局如何,牟其中作为一个事实本身,已横站在历史之中,对他的人价值评判,很难以世俗意义上的胜败,或商业意义上的盈亏来判定。作为中国经济大潮中一个具有标本意义的名词,他的衡量标准,已很难再以成败来论。无论是东山再起还是不起,并不能根本性地改变什么。

    当然,多数人还是希望能看到更圆满和美好的结局。因此,让我们把对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人的尊重和祝福,送给他吧。

更多文章,扫关:


牟其中能否东山再起?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