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七夕”来自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个由穷文人编来安慰穷小子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颂着,成为中国的“情人节”,商家们在炒遍了洋节之后,已开始重视这个节日了,因为这个节日中,鹊桥、聚会、爱等符号都很容易使消费主力群体的人们认同。
 
和所有文化概念一样,“七夕”这一概念也是由许多可以具象化的物质符号构成的,七夕传说中,喜鹊搭成的桥;老牛皮制成的飞行衣;牛郎挑着儿女的箩筐;织女的金梭,这些东西都没有超过产生这个神话的生活土壤,它们在凡俗生活中都是有原型和出处的。
 
“七夕”除了是爱情节之外,也是中国传统中待字闺中的女儿们的节日,也叫“女儿节”,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人的手“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女孩儿们在这一天,总会找她们心目中最巧手的织女讨要些巧手的技艺,于是,这个节日又叫“乞巧节”。
 
“乞巧”也是可以物化的。不同的地方,乞巧的方式和所用物品都各不相同。大多数地区,乞巧时都离不开针,这大概是因为农耕时代女人的巧大多与针织有关,因此,在这一天,少女们总会用盂盛上水,将针漂到水中。以针在水中的影子和姿态判别女孩们是否手巧。
 
在胶东地区,至今还有七夕结七姐妹的传统,针和线自然是她们聚会的主角。她们围着针和线,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织女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她们对女红手艺的在意,由此可见一斑。
 
在山东荣城,七夕之前流行做“巧菜”,女孩儿们在酒杯中培养麦芽,以长短判定巧拙。另外,她们还会在这一天做巧花——也即是用面制做出各种带花的面食。
 
在广西一些地区,七夕最重要的物质是水,当地民俗认为“双七水”能消灾除病,因此,总要用坛子封存一坛,以备后用。
 
当然,对于善于用味觉来判断生活的国人来说,在“七夕”,吃是肯定不能缺位的。在这一天,很多讲究的人家,都会让女儿们来做“巧食”,虽然也只是常见的饺子、面条、油果或馄饨。但别小看了它,这极有可能就是长辈们的一次考试。而在这一天,民间的糕点铺也不会闲着,他们会做一种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用以送人,好讨个口采。
 
这一切,因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实在而逐渐远去了,这不能不让人有一种怅然的感觉。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