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会议上不约而同要求“不准念稿子,要讲实在话”,引起媒体与公众关注的原因,就是因为此前念稿子的会议太多了,而人们对这样的会议,也颇多诟病,会上讲话的照本宣科,听讲的哈欠连天,台上台下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场景,在网络和新闻中不只一次看到。人们给那些有口无心只会念稿子的官员们起的名字叫鹦鹉干部,网络上甚至还传出颇多的讽刺这类干部的段子,其中,以把秘书在讲稿中写的提示“以下停顿,有掌声”都一字不漏念出来的笑话为最极端。这虽然是个传说中的笑话,但很多人却觉得它有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性,因为我们现实中的很多会,都有类似的原型出场。
官员们念稿子,无非是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便是害怕出错,事前打好草稿,白纸黑字,反复斟酌,然后字正腔圆地一路念下去,既显得慎重,又不出纰漏,虽不能出彩,但绝不会出错。而某些听汇报的上级,也将下级官员们是准备好讲稿,作为考量态度端不端正的重要指标。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官员们参加会议太多,随处都要做指示做表态,而精力和时间不济,由秘书或相关部门的人写好讲话稿,给与会者人手一份,然后由领导到现场念上一遍,以示关心和支持。这样的会与发言,有多少是必要的,有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值得仔细探讨和甄别。
官员念稿子的第三个原因,是许多时候,官员们把讲话,当成是组织和工作行为,讲话所传递的是组织集体研究的意见,个性化语言重不重要没关系,关键是不要造成个人风险。笔者当记者的十多年中,也遇到过不少官员在讲话时,兴之所致,脱开稿子讲得精彩绝伦,但讲完之后,永远不忘记加一句,你们报道时,还是以讲稿为准哈。
除此之外,还有第四个原因,就是某些官员在某些领域业务素质欠缺,有些业务上的案例、数据、历史沿革等,记起来困难,为了不出错,念稿子方便。
总之,官员们念稿子,从根子上说也是一种沿习了官话传统,害怕出错和缺乏业务信心的表现。这样依葫芦画瓢的会议,想讨论和交流出有质量的真问题,并寻找到解决方案,确实是很难的事情。
官员开会念稿子,从表面上看,只是说话方式的问题,但从根子上,却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往深里说,却是政治生态这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什么样的开会议态度决定什么样的会议形式,决定会议讨论什么样的问题,并最终决定会议议题的质量和水准。早在一百四十多年前,一位叫亨利·马丁·罗伯特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撰写了详尽的《罗伯特议事规则》,界定了开会的准则和方法。一百多年来,美国人没有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消耗在各种无意义的会议中,与这细致的开会规则有直接关系。
开会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质量低下,无实际内容,说空话,官话与正确的废话的会,这些会,既消耗听众的生命与耐心,也消耗了台上讲话者的才智与灵性。这也许就是当新闻报道中中央领导要求“不准念稿子,要讲实在话”时,媒体和公众表示关注和支持的原因。但如果不从根子上将会议变成议事的场合,而始终坚持“大事情小会上讲,小事情大会上讲”,会议只是做形式和过场的话,官员在会上念不念稿子,其实只是细微末节的事情,对会议的质量,并没有本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