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热传并引起大讨论的武汉一城管执法人员白天作为执法者在街道巡逻、检查乱摆乱放,晚上则化身为练摊小贩,在路边摆摊卖茶杯的新闻有了新进展——武汉市城管委官方微博回应称,图中的执法队员和一名女子都是城管局工作人员,他们是在执行“卧底”任务,由该局选派,利用下班时间在辖区内摆摊,在检查城管执法情况的同时,也“换位思考”了解小贩的实际情况。
摆地摊卖茶杯算不得什么暴利行当,犯不着高射炮打蚊子式的整什么“公权私用”,而且武汉城管方还拿出了城管日记来做证,有关“换位思考”的解释,应该是可以相信的。这应当看作是是近年来各地城管在工作过程中探索新思路和方法的一个途径。这是各地城管在城市管理秩序的需求和民众对他们越来越强烈的文明执法要求的多重压力之下,尝试摸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手法的一种,此前,包括城管扮“熊猫”劝阻夜市噪音、城管卖萌“举牌执法” 愣翻老板吓跑食客、请老外来当城管、让美女盯着违法商贩的眼神执法、请小贩来当城管体验执法的艰辛与不易等纷纷见诸报端。
就像“城管捞外快占道摆地摊”这条新闻一样,上面的每条新闻,在发生的时候,都是热议纷纷,嘈闹非凡。但事隔不久,便偃旗息鼓,悄没声息,让人忍不住有一种看了一场“秀”的感觉。热闹只在表演的当时,而一旦曲终人散,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没有往心里去,更不要说对心灵有什么触动,对现行的规则和章程以及手段有什么改变,甚至无法改变城管小贩彼此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的印象,更无法改变公众对城管那些一言难尽的印象——要多少城管扮成熊猫或天线宝宝,才能让人忘掉某一个胖城管在小贩头上那惊心的一踩哦?
因此,改变城管执法的当务之急,不是“换位”,更不是做各种新奇花哨的“秀”。作为同样生活在一座城市,且阶层相近的城管与小贩,他们不可能彼此不知道彼此的辛酸与苦恼,不可能不知道彼此的艰难与不易。完全犯不着,用这种“角色互换”游戏式的方法,却探知彼此的甘苦,这对解决城管与小贩的关系,城管在公众中的形象,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意义和价值。在很多时候,“知道”是一回事,而“行动”却是另一回事。绝大多数时候,是屁股决定脑袋,而不是相反。
要根本解决城管的形象问题,当务之急,是从法理的角度上解决城管的执法身份问题;其次,是在城市的秩序和小贩的生计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彼此相融的合适空间;除此之外,才是解决城管的执法纪律和态度问题。这三者是有递进关系的,是“本”与“末”的问题,如果前两个问题如果没有解决,而片面强调第三个问题,就相当于造物主原定是让鱼作为猫的食物而存在,而又在某天突发悲悯,让猫儿不抓鱼,那样,既怪异,且不可能。
写此文时,偶尔百度了一下,发现此前包括女子城管队柔情执法、50名城管队员眼神执法、玫瑰花执法的发生地,都是在“换位执法”的武汉洪山区,这忍不住让人也有了一点疑惑:这个区的城管局,确实是有懂得媒体的高人,他们总是能做出令媒体心动手痒的“新闻”来,但这,真能改变些什么吗?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