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0月12日的《新闻联播》报道称,央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等十家动画制作机构,央视少儿频道等十大动画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播出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的动画片。其中,《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两部动画片被点名,称由于两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正在整改。据悉,广电总局年内将出台国产动画片内容标准,对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做出严格限制。

  就大方向而言,对动画片进行规范,使之远离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更加文明和高雅,是非常需要甚至是急迫需要的。因为这不仅是净化荧屏,更是净化儿童的成长环境,从源头上止灭社会戾气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是否对动画片的“越界行为”进行管理上,基本上是不存在争议的,但是在怎么管理上,来自动画业界和观众,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观点一、治理动画片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动画片镜头应该被禁?什么样的动画镜头应该受到整改?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应该被删改和调整?应该有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究竟是以小孩子看后的反应而定,还是以成年人的反应作为标准?这又是一个问题——而即使是成年人,对某段情节某个动作和某句语言的判别,也因为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如何提出一个创作者和观众在最大范围内能够接受的标准,就至为重要。就恶劣程度而言,央视所批的那两部戏中卡通化了的所谓暴力行为,哪一个能超越央视少儿频道每晚播放的那些黑白战争片?灰太郎煮了那么多次羊,可有一次得了手?光头强锯了一辈子电锯,可曾伤了一条性命?而那些黑白战争片里,动不动就是要人命的,而且杀得有理,杀得光荣,杀得气势如虹!

  观点二、怎么在保护儿童的前提下,保持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艺术创作的自由度,来自于思想的自由度,就艺术本身而言,当然是越少设限越好。但动画作为面向少年儿童的特殊艺术产品,需要顾忌和克制的地方必然要比其他艺术形式多得多。如何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同时,最大化地实现其艺术魅丽和感染力,是摆在每个艺术创作者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肃问题。既不能放任自流任其闹过界,又不能把标准掌握过死甚至违背艺术规律和青少年接受特征,只注重教化而不注重趣味,最终把动画片拍得味同嚼蜡趣味全无。有人据此提出动画片分级的建议,认为根据孩子的接受和识别能力的不同,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相应的动画片,这种方式在一些国家实行过,效果也不错,但对于我们这个影视都还没有分级管理的国度而言,其操作的可能性还有巨大的难度。

  观点三、如何在加强管理的同时,给予动画片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就像一个成绩欠佳遭受了很多磨难的学生,中国动画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挣扎过程,终于开始有了点小小起色,我们终于有了一些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形象,也有拍摄上千集的大剧集,虽然比之于动画史上的超一流经典,这有一些距离,但毕竟已是不小的进步。我们要珍惜这样的进步,多看他们的进步与主流,对其进行帮助和扶持,对他们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给予善意和公正的评判,切忌下手太重,矫枉过正,反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刚刚有几部孩子们还不算讨厌的国产片,就开始上纲上线地开始批判斗争式的声讨,确实有些操之过急。

  早在1995年,笔者就写过一篇《国产动画片,等你等得我心痛》,表达了对国产动画片的期待和盼望。应该说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等来的好作品与等待的愿望之间,还是不成比例的。我所期待的故事美、画面美、音乐美、人物造型新颖奇特且符合青少年审美趣味的作品,还没有大批量出现。许多国家最顶尖级的艺术家在参与动画片,一部动画片,从导演到形象设计师、作曲、甚至背景绘制者,都是大师级人物。这既与他们的市场激励机制有关,也与艺术家们的人文情怀有关。而相比而言,我们的动画片都太小儿科,形成这种局面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扶持现帮助的力度,也有管理的精准与科学,还有业界的自我认知,以及资本和市场认可度密切相关。

  希望对国产动画片的关注,不仅止于对他们自身不足的。还请更多地关注并改善国产动画片的生产环境和生存空间,营造一个宽松而美好的动画片生产环境,让我们最优秀的艺术家,都能参与到其中来,为我们的孩子们制作出真正的高品质心灵滋养剂。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