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据报道,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日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一时间,关于“英语考试到底该如何改”引起广泛关注。

  虽然程度不一样,但各地拿英语作为高考改革的破题之处,已是不争的事实。媒体报道,江苏英

 
 语或将“退出”高考;山东明年将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而在北京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中,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5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

  为何众多省市都不约而同地要对英语动手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英语对当下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有人开玩笑说:世界上再没有哪一个非英语国家对英语有我们这样重视了,升学要考,毕业要考,评职称要考,求职要考。不夸张地说,英语已成为了决定许多人命运的重要功课,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引发许多人对英语异乎寻常的热衷,英语培训也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但这种以“考试”和获取“证”为目的的“学习”,其实并没有提升全民族的英语水准和国际视角,反而造成巨大的人力和资源浪费。许多获取了四六级英语考试资格的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并未获得使用英语的机会,一位大学生在网上发评论称:我费尽心力考下的英语级别,最终只有用来看外国电影。他的这个跟帖,获得了几千个“赞”。

  有网络发起“你是否支持高考英语降低分值?”的调查,在逾三万多参与调查的网友中,超过7成的人支持降低分值,这并非是人们因学习英语耗费了太多脑细胞而报复性的投票结果,而确实是有很多人认为,英语在当下中国教育中的作用应该进行调整,使“全民英语”能够回归到理性的程度。这种局面的形成,高考英语有着指挥棒般决定性的作用。当大家都费尽心力去背单词记口语时,反而荒弃了我们的母语。孩子们自小能说流利的英语,却对汉语听读甚至作文都出现障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危机。

  而反对者们则认为,当下淡化甚至降低英语的教育,只能引发我们社会文化水准的降低。他们以印度为例,认为印度人才在创新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在发达国家取得的高就业率和受重视度,以及其强大的融入国际社会的能力,完全得益于他们的英语教育和英文思维。持这派观点的人,甚至将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与社会的开放度联系起来,认为此举有“闭关锁国”之嫌疑。

  事实上,作为一种传播交流工具,单纯地拔高或贬低英语的作用,都是不准确的。而用非黑即白、非褒即贬的极端态度对待它,就更不科学。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急需要与世界沟通交流,而矫枉过正地利用政策对全社会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行硬性的框定,到如今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是否还有必要通过硬性考试的方式促使全社会去学习英语?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英语考试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程度,是否可以回归它本应该有的地位,将硬性考试的品种和门类,降低到合理的程度。英语高考、大学四六级,是否都应该改革成托福、雅思那样的社会考试,而不应成为中国学子升学的障碍?真正有需求的人,即使没有考试,也会拼命学习,而没有兴趣和愿望的人,则没必要被绑上战车,空耗精力和时间去学对他们来说永远都用不上的东西。

  英语不必被神化到对学子生杀予夺的地位,也不必被踩到“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的境地。它是一个学科,但也仅仅是“一个学科”而已,令其回归正常的位置,并为全民英语祛魅,就从高考分值降低开始吧。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