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11月5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上,郝平当选新一届大会主席,任期两年。这是教科文组织成立以来,中国代表首次获选这一职位。郝平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09年起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

  针对此新闻,媒体和网络上发出了各种评论。有论者认为,这是我国国力强大的又一次体现;有论者认为这是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和尊重;还有论者认为,此举提高了中国人在这一国际组织中的话事权,使中国人的智慧,能在更宽广的领域里影响世界。但也有论者认为,国人应该理性地看待郝平的任职,切不必轻易地提国力强大之类的结果,如果依这种逻辑,那么,你让那些担任国际组织职位的弱小国家人士情何以堪?

  另外,如果说任职意味着“国力上升”,那么两年后履职期满离任,那又会是什么意味?还有论者则认为,某些人所认为的某个国际组织内有某国人当负责人,则“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逻辑,则更是对国际组织的运作法则和规律陌生的表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合作,增进民众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这个宏大的主题下,“责任”应该是最重要甚至惟一的主题词。

  近年来,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中国人在国际组织担任职务的几率大幅度增加:2006年,来自中国香港的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2007年2月沙祖康被任命为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2009年,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13年6月,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当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还有包括世贸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重要职位上,都出现过中国人的身影。

  这些人,都以其卓越的表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不俗才干和精神风貌,向世界展示了华人的风采,同时为更多的华人进入到各种国际组织并发挥重要的作用,做好了铺垫。他们为中国人挣来的,不是三瓜两枣的“实利”,而是中国人影响力更宽广的荣耀。

  但是,也应该看到,各个国际组织,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和逻辑。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一旦进入其机构,哪怕是担任“第一把手”,也会受到各种规章、传统甚至文化和政治因素的限制,而显示出不同于在原所在国的运行逻辑。衡量一个国际组织掌舵者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他是否以全球视野处理问题,勤勤恳恳为全世界服务。2007年,陈冯富珍履新时,被问到如何处理“中国籍世卫总干事”的国籍身份和国际公务员的无国界要求两者之间的关系,她回答:“是的,我是一个中国人,但一旦担任世卫组织总干事,我就是国际公务员。”她回答这一问题的语境,也正是郝平所要面对的。

  不独是郝平,还有更多的中国公务员,将在越来越国际化的世界环境中面临这样的角色转换,二者之间,有着许多现实存在,甚至难以逾越的差异。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