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我们的教育领域,“副部级大学”、“正厅级大学”、“处级大学”比比皆是。高校俨然是一个个衙门,某些高校甚至出现教师与行政后勤人员的比例离谱到1:2以上,教师在学校里无论数量还是地位、声望都不占主导地位。没有一官半职,在职称评定、课题申请、著作出版、评优评奖等方面都不占优势。有些副教授、老讲师的收入、福利待遇还不如比他年轻许多的处长,在大学里出现了不少教师争着当官的现象。这样一种知识让位于权力的办学现实,是很难建设出世界一流大学校的。

    不独是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医院,在雷声大雨点小地喊了多年去行政化之后,实际上在用人机制、薪金分配、经营管理等方面,都不具备完全独立的资格。比如,在用人方面,人事编制要靠政府控制,按照编制人数由财政拨“人头费”。选拔院长及相关干部职位也是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任职及晋级相关硬条件的限制,行政色彩也相当严重。大学校园里存在的种种影响和干预业务的行政或类行政化的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医院,并影响其自身健全的发展。

    还有包括科研单位、部分公益组织或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级别和衙门化而降低工作效率,有违知识产品的生产规律,与科学进步精神背道而驰,影响事业发展的情况。中央决定对这些行业进行改革,可谓是诊断准确并对症下药。就总体方向而言,包括以上行业的多数人士,是表示欢迎和拥护的,虽然大家对此也充满着这样那样的担心。

    在担心者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是否会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因为关于去行政化和精简机构之类的话题,已是听楼梯响了多年的事情了,在缺少细节支持的前提下,人们对“改革”的本身,是充满了期待,而对“怎么改”却充满了疑虑——毕竟,有国企去行政化的前车之鉴在那里,人们无法轻易肯定其“效果明显”,也难以否定其“全无效果”,这种吊诡的场面,希望不要出现在复杂程度不亚于国企改革的部分事业单位去行政化进程中。千万不要被形式感所蒙蔽,甚至干出换汤不换药的私下变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式是畸变式改革一定要警惕。

    另有担心者则认为,将学校、医院和科研、公益单位去行政级别,是否算舍本逐末的一种错位?因为就目测而言,当下行政化过头的事业单位,也不仅止于这几种门类。虽然逐步的改革肯定是有“自谁始”的问题,但始了之后,“终”怎么办?这是一个涉及到公平的问题。有人甚至更激进地提出:“应该把那些有名无实,不能提供社会服务只收费的事业单位取消。”这样的提法爽倒是爽,但还是激情有余,操作性不足。

还有人则认为:改革事业单位的问题,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收入差别不要太悬殊。国人一提收入便叫嚣不吃大锅饭。实际上是某些人想吃特权饭。他们故意扩大差别,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自己给自己定绩效、定岗位津贴。故意混淆拿国家钱和拿私人钱的原则上的区别。我们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工薪收入和福利双轨制的问题,如果不从这个根本着手,一切改变,都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触及到本质。

    事业单位去行政级别的难点,就在人们对此心存的疑虑。当然,一项改革的效果,需留待时间去检验。人们的各种担心和忧虑,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成效去验证,这就如同三十多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一样,人们也是在期待与担忧中,纠结而过,而最终的结果,也是在多年之后最终的实际成效来临时才有定论的。这一轮的改革,所缺的,也许还是时间。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