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该不该告诉山里孩子们世界的真相?
 

 

 

  2013年10月中旬,为一部公益微电影选景,我来到四川省南部县三清乡真相村,在这美丽而贫穷的小山村里,与一群留守的孩子有过几天的短暂的接触,看到的景象听到的故事以及由此而来的感触良多,这段经历注定将影响我对许多事情的价值判断,更将影响我未来的人生选择。这是2013年我遭遇到的大事件,虽然,它在宏大叙事的各种主流话语体系里,那样微不足道。
  小山村距成都4小时车程,距县城大约1小时,这不算太长的距离两端牵连着的,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这种差异,虽不像有些媒体所述那样,是“欧洲到非洲”的距离,但二者之间的差异,却十分明显。小村子位于丘陵环抱的一个小盆地里,新建的水泥村道和新农村建设中修成的白色洋楼点线有致地缀于绿意盎然之中,恍然如欧洲的度假小镇。这里有城里稀缺的清新空气和安全食品,但却没有城里人有的高楼豪车以及发财机遇,村里年轻人们基本进城打工去了,对他们来说,村里清晨坐看云起夜晚夜满天星光的风景不会成为生计。年轻人们都走了,村子里只有他们的父辈和儿女,还有他们无尽的牵挂和无奈的等待。
  在真相村小学,我见到了一些这样的留守老人和小孩。他们中的一部分,像城里的爷爷奶奶和孙子们一样,骑着电动自行车和摩托,在每个早晨匆匆把孩子送往学校。也有人走路送,或让孩子自己去上学。一种传播久远的朴素价值观让他们相信,学校是通往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虽然,那被称之为“学校”的地方的软硬件设施,让我们这些外乡人心存疑虑——这所并校之后保留的点校,有三年级以下的学生70余人,学校惟一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是从村委会借来的一台城里很多人家已淘汰了的29寸彩电,摆放在屋顶和桌面都裂着大口的阴暗教室里,所有教室的节能灯不超过1盏,课外书籍和玩具一件都没有,学校只有一位公办教师和三位民办教师,老师们如果有病或有事,就托村里的医生带着孩子们做自习。幼儿班的孩子没有玩具、音乐课、故事和游戏,黑板上写着老师正在讲的课程居然是一大堆艰深难懂的反义词。
  由于学校离孩子们的家很远,通常要走30-50分钟,因此,孩子们中午带米,由学校请来的一位阿姨代为蒸饭。这种集资式的伙食团由学生每学期缴的120元炭火费支撑运行,孩子们中午通常是吃白饭,如果阿姨忙得过来的话,会为孩子煮一锅免费白水冬瓜汤,家境好一点的孩子,会带一包榨菜,在他们祖辈以红薯和土豆为主食,很少吃细粮的爷爷奶奶们看来,白米干饭已是最好的东西,而每天课间由政府提供的一个鸡蛋和一盒牛奶,是可以支撑孩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这些外来者来说惊诧万分的吃白饭场面,在当地的大人们眼中早习以为常。孩子们端着白饭,吃得很香的场景,令人很辛酸。
  我们同行的剧组工作人员,为着那份令人辛酸的香,提议将我们车里带来的肉和菜拿出来,做一顿丰盛的大餐,让孩子们高兴高兴,也让自己的心轻松轻松。但提议被老师婉拒了,他说:你看看孩子们认真吃饭的样子,并没有感觉什么样的不妥与不习惯,如果你们给他们做一两顿好饭菜,他们吃的时候一定会非常高兴的,但是,这一两顿的幸福之后,你们走了,他们再重回到以往清汤寡水的生活时,就会感到失落,再也不会像以往那样,平静地接受白饭带给他们的温饱生活了……
  老师不无忧虑的提醒,让我们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如果不是天天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是不会产生这样深的担忧的——用转瞬即逝的短暂幸福,去打破受助者长久的平静,这不正是某些公益人正在做的吗?是告诉孩子们生活的真相,还是呵护孩子们因无知而对世界保持着的蒙昧平衡?这也是很多人正困惑着的。这种纠结,在此时的我身上,特别明显。
  眼前这群留守孩子,他们穿着父母逢年过节从城里带回的标准式样的童装,背着与城里孩子并无二致的喜羊羊灰太郎书包,但他们每天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他们中,去过省城的很少,没到过县城的也有,许多孩子,甚至只在满周岁时拍过短短人生中惟一一张照片,他们即使在没有书和玩具的教室里苦苦用功,并终于能挣扎着考进城里的学校,但在城里老师们提出的“埃菲尔铁塔在哪?钢琴有多少键?达芬奇的代表作是什么?”之类的“素质考试”题时,谁敢保证他们能气定神闲地表现出“高素质”。他们是在另一种生活状态中成长的,但当他们长大时,不得不进入到完全陌生的一种标准和逻辑中,四处碰壁。
  这是一个普通乡村的普通点校的孩子们的普通生活,却有着那么多令人揪心的疑问。我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在乡村中究竟占多大的比例。虽然有人不无安慰地提醒,这些孩子在读完三年级之后会升学到条件更好些的乡小学去住校,但是,从三岁到九岁这六年时间无论身体还是智力以及基础知识所拉下的距离,是可以那么轻易就追起来的?偶尔见诸报端的乡村孩子举火把爬悬崖撑竹筏上学的场面,让人对这种揪心的差异,充满担心。
  请更多的人来关注乡村基础教育建设吧!这种关注,不仅是金钱的投入和校舍的建设,还需要师资力量和观念调整,更需要对乡村环境和文化土壤的改观。乡村教育,不应该只是以为城市培养廉价劳动力为主旨,而是要为乡村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者,让他们成为新乡村的缔造者和主人。在本文中提到的真相村,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干净的空气和水,绿色生态的食物,却没有发现这些东西的价值,并妥善发掘它的后来者,形成这种局面的主客观原因很多,但教育,应该是排名前列的一个因素。
  告诉孩子世界的真相,给他们蒙昧的生活开一个孔,给他们连梦想都贫乏的心灵插上翅膀,这是我纠结很久之后,给出的答案,我将为这个答案,去努力做很多事情。这将使我面对的,是各种想象得出的艰难和想象不出的麻烦,当然,也有心向往之的欣慰,这一切,都与2013年10月那段小小的人生际遇有关。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