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回家:寒冷冬天最温暖的事情


  不同经历的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年少时,家是妈妈所在的地方,哪一个人的童年里,没有一段忘情玩耍之时妈妈从远处喊回家吃饭的声音?那时候,回家,是回妈妈身边,在她爱怜的眼神里,吃下一顿她用爱心做下的美味饭菜。
  青春岁月的家,通常是与爱人有关,那一个经过长久守望与等待并与你牵手的人和你一起在世界的某个小小角落筑下的小小爱巢,就是家。那个地方,无论多么的窄小和简陋,都因为有他(她)的等待,而变得温暖而充满诱惑。
  再后来,我们成为父母,我们成为一个名叫家的主人,但我们深深明白,在这个地方,真正的灵魂,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从不会说话的那一天起,就左右和支配我们的思维与喜怒,这些上天赐给我们的小怪物,让我们重新审视世界,重新理解亲情与爱。这时的家,是一种责任,它既温暖,又沉重。
  再后来,当我们老了,家,成为由一段段记忆堆成的空旷大屋子,我们也老到了无法再随心所欲地穿行于现实与愿望之间,这时候的家,像冰雪中的小屋,我们以一生的记忆为柴,对抗着孤独的寂寞,我们让这些寂寞,荡涤尽身上的尘埃与污垢,留一个干净的灵魂,等待归家。这时候的家,是一种充满神性向往的精神世界。
  由此可见,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无论是哪一种概念之下,回家这个词组,都是充满美好含义的温暖概念。在许多电影里,当我们看到从枪林弹雨中浴血冲杀的战士重回到自己的战壕,战友们冲他喊“欢迎回家”时;当我们看到每年春运时节那些挤坐在硬座车厢或甚至厕所与行李架下,相互问候着“你回家吧?”的民工们;当我们在公路上看到为省下路费千里迢迢迎风冒雪开着插上“回家”旗帜摩托车的人们;当我们看到大学校园里排着长队等待买火车票或飞机票的人们时;当我们在大街上迎面遇到拉着小孙子从幼儿园出来或自行车笼头上挂着小菜匆匆下班的年轻女子时……我们的心中,是否有一种难以平复的感动,这种感动,仿佛一场春雨对另一场春雨的感念,一个温暖对另一个温暖的共鸣,都是缘于我们对“家”和“幸福”的深深依恋和认同,它们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相互依偎,互为背景,衬托出一幅温暖而美好的场景。
  家,在这个时候可能物化成母亲手中的一碗家乡菜,老伴手中新温的一壶老酒,孩子手上那份写着满意分数的考卷,远归游子奉上的异乡特产和新洗的带着阳光味道的褥子和枕头;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儿子和女儿一个甜甜拥抱,妻子一个热辣而娇羞的眼神,爷爷奶奶老手的轻抚,未成年孩子们的绕膝嬉闹和令人忍俊不止的耍宝……这些,只有在家中才能体会到的幸福感觉,是无法复制和替代的,如同鱼和水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都充满了幸福与喜悦,也并不是所有的回家,都令人期待——那些视物质获取量为惟一成功标准的人,会因为自己的“不成功”而逃避回家;那些沉迷于“不平凡”的酒色世界的人,会以“拒绝平庸”为理由离开家;那些忙于生计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回家而不能的“被加班狂”们;那些失去了在凡俗生活中寻找人生乐趣的人;那些因各种悲伤的意外夺去了至爱至亲的人而使家失去暖意的人;那些想成家而遇不到可心的人和想回家却恍然惊觉家已远远逃离了自己的人。家,失去了温度,变成一个牢笼,变成一场冷雨,变成一粒高速飞行的子弹,变成一滴不敢在人前掉落的眼泪……
  家,因此多了一层意义。回家,也由此多了更深的意味。
  生活的严酷与魅力,也就在于此,它总是以一种一言难以道尽的味道,向我们展示着它的深度与厚重。如一瓶陈年的酒,如一杯工序复杂的咖啡,如一盏穿越了春夏秋冬的茶,让你在说不出是甜还是酸,分不清是苦还是麻,解不透是喜还是忧的状态之中,淡淡地来,又悄悄地去,如不细加品尝和爱惜,便会稍纵即逝,永不再来。而所有幸福的吸引力,也全在于此!
  回家,也因了幸福的不常在,光阴的不可追,亲情在各种外部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小小畸变,而让我们更加庄重、珍惜,甚至小心翼翼。这是温暖而亲切的事情,但同时也不失沉重与压力,它使我们在感觉温暖的同时,不至于变得张狂与轻薄。而后者,恰好是与亲情最不兼容的天敌。
  对于回家的感觉,我是迷恋的。前文中提到的许多回家的情节,也是我感同身受或心向往之的。特别是成家之后,我对回家,更有着更强烈的迷醉感。这种感觉,虽不至于和小时候看过的《红岩》中甫志高冒着被捕的风险也要买包牛肉干回家的迷醉相提并论,但每在一家单位上班,必须在晚饭前回家之前回家,已成为一个比薪酬更严重的工作条件。特别是近一二年,则更是辞职在家,完全回归到家庭之中,更决绝更坚定地成为一个家庭的守望者,我坚信,为女儿提供一个温暖且向往的归巢,为妻子点一盏回家的灯,是我最重要的生活主题,这个世界,不缺少攻城掠地的成功神话,这世界所缺的,是发自内心享受在一盏小小灯火下与家人围座共餐的温情。特别是在雨雪的冬夜,满世界各怀心事的窗内,几家欢乐几家愁地闪亮着各色灯光的时候。
  在这种冬天最冷的日子里,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美好和温暖的一件事情——收拾好行囊和心情,回家!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正在回家的人们!)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