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 本周人物·赵天怡

 

  今年15岁的赵天怡,从出生起就没见过爸爸,在成长的过程中,隔三岔五被患有精神病的母亲打得鼻青脸肿,放学回常被母亲关在门外,在东北凛冽的寒风中一遍一遍喊着母亲开门,火车站候车室是她唯一能找到的栖身地方……

  几年前的一天,她脸上满是淤青和抓痕,右眼肿得睁不开地趴在火车站值班室的桌子上写作业时,遇上了她命里的第一位贵人——建筑工地材料员解福先,解见其可怜,对其进行了帮助,并通过QQ群,联络了16个30岁至50岁的陌生人,组成“爸妈团”,把天怡从其母亲身边“偷”了出来,并负担起了她的生活。这个孩子的生命,开始书写出另一种可能。

  应该承认,这16个陌生爸爸妈妈的行为是令人感动和值得尊敬的。但是,在感动之余,我们必须看到,这件感天动地的事情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惊悸的事实——试想,假如这个可怜的孩子没有偶然遇到解福先,会是什么样一个结果?当她受到令人发指的残害时,她身边的人们,总是以“她妈妈说,我打自己的孩子,你们管得着吗?我们也只能劝,拿她没办法。”更令人悲催的是,包括社区干部和派出所,都认同这句话,那个可怜的孩子受到严重的人身伤害式的虐待时,受到的最大保护,不过是“在街道办的办公室里过夜。”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软,由此可见一斑。

  这个案例,给我的思考应该多过感动。试想:如果我们的政法机关和社会福利机构,能在这方面增强一些介入意识,即便不能像一些对未成年人保护做得很精细的国家那样,在父母对孩子进行打骂和虐待时,强制介入,制度性地剥夺其监护权甚至追究其刑责。但至少可以对这个已经很惨烈并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个案,进行介入,将精神病母亲送去让她能接受治疗或至少让她对孩子和社会安全不再构成威胁的地方。

  人们在对孩子进行救助时,应是理直气壮的强势行为,而不是凄风冷雨的“偷”,这种本末倒置,让观者难过。而其根本原因,则是因为未成年人的保护,在很多时候都只停留在字面和口头,很难形成真正的红线和保护机制。这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而是一个包括司法、民政和民间力量需要共同搭建的一个保护体系。目前当务之急需要理清的一个基本意识是: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绝对是应该强力介入制止并对其实施制裁的行为!

  像赵天怡这样的孩子,不是青少年的常态,但也绝不是特例。像她这样的家庭亦然。笔者多年前曾经亲眼看到一个像赵天怡母亲一样患精神病的可怜女人,病态地怕孩子着凉,大热天给几个月大的孩子穿着两件棉衣,还捂着厚厚的被子,小孩闷得脸色通红,有好心人报警并打新闻热线,警察强力救下了孩子,但不知道该怎么办,问了半天,没办法,在记者离开后,将孩子又送还给了那位母亲。那,其实就是另外一个赵天怡!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