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朋友聚会,一位小师妹带着五岁的儿子来了,小家伙梳个妹妹头奶声奶气的,可爱得不行,大家于是就围着逗他,反被他逗得一阵又一阵的哄笑。
不知谁聊起了关于做家务的话题,小家伙突然来了精神,说:“我就很乖,在家里经常帮妈妈洗内裤……”
这句话一出,顿时如往马蜂窝上扔了一个石头,大伙轰地炸开了。大家一致谴责起他的妈妈,这个说:“培养娃娃从小做家务是好事,但帮妈妈洗那个,似乎太超前了点吧?”七嘴八舌,说内裤对孩子健康损害者有之,骂妈妈懒的有之,有人甚至将此与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挂上了钩,担心孩子从小被妈妈教成一个没有尊严的窝囊废或变态狂。
就在大家群情激昂声讨之时,孩子的妈妈举起手,像个无辜的小学生一样要求发言,大家于是收声听她怎么解释这件奇葩事情。
孩子妈妈说:“冤枉啊!哪是帮妈妈洗内裤嘛,是洗他自己的小裤裤,这是让他从小学习自我管理。你看这全身上下,有哪一件他洗得动?只有小裤裤轻便,就从它下手了。他想说的是帮妈妈洗他自己的内裤,结果简化成了帮妈妈洗内裤了!”
大家不信,把孩子抓来重问,确如妈妈所言,这才放过这个话题,开始聊起别的来。
但一直到吃饭,我还在回想这件事情,总觉得哪一个环节还是有点问题,思之再三,恍然大悟——虽然这个妈妈没有偷懒让孩子帮自己洗内裤,但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还是为孩子埋下了一个观念炸弹,即:家务是妈妈天经地义的事,孩子哪怕是洗自己的内裤,也是在“帮”妈妈。这一句看似无心的话,其实只是一个大观念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它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帮妈妈做家务”与“自己的事自己做”之间,有天壤之别的差异,前者是被动,甚至有施恩于上辈的本末倒置之感;而后者则是主动,是更具平常心和生活质感的。这两者之间,决不是“茴”字有几种写法式的字眼之争,而是一种观念和思维方式之争,搞明白这件事,至少可以少犯一些低级错误,更不会培养出把脏衣服用快递给妈妈寄回家的熊孩子,因为他从小就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照顾好自己,不是“帮”妈妈。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