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河北小镇燕郊,每天早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有一群老年人在814路公交车站台排队。814路是跨越北京城区和河北燕郊的9条主要公交线路之一,每天数以万计的上班族会坐这路公交车去北京上班。老人们希望用自己早起排队等待,换取儿女们多睡几十分钟。

  这是继老人替儿女相亲之后又一条让人五味杂陈的新闻。在那些冒着酷暑与严寒为儿女等公交车的沧桑身影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当代年轻人在生活的负担与生命的尊严双重挤压之下艰难挣扎的情景。以过高的房价为源头,生存压力向下一直波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年轻人到其父母辈,都已被绑上了生活的战车。

  对于这样一种社会图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激愤一点的,从中读出了80后、90后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温情的人,从中读出了像朱自清《背影》里所描述的那种充满人性光辉的亲情;尖刻一点的人,读出的是以父母过分代替和包办为表象的“独一代”特有的溺爱延续;感性的人,会感叹年轻人被生活剥夺得连梦想都没有了;理性的人,则会呼吁增加公交车的路数和车次,以及火车加开通勤列车。年轻人,也许会顾影自怜地感叹自己躬逢房价和就业压力最大的时代;而老辈的人,则可能会摇摇头说:孩子们没真正看到过“苦难”究竟长什么样子。

  小小的拥挤的814路,如同中国当下的诸多问题一样,多面体一般呈现出色彩不一的特性。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不同的立场,得出自己的答案。但不管什么样的认识角度,都无法否认,这其实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无论大到区域房产的规划,楼市及房价的调控,还是小到公交车的车次安排及供应,都需要一个解决的时间,这如同病症的康复,需要一个过程。也许这个问题还没有大到无解的地步,也许就是多些公交车次,或甚至增加一个可以自由参与竞争的公交公司而已。

  幸运的是,就目前来看,这只是个引起局部疼痛的杂症,而非要命的绝症。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之后,有关部门能尽快对此给予重视,让814路及与其相似的公交线路,尽快从这种近乎于悲情的场景中走出来。但愿开往北京的814路,不再满载伤感与纠结;但愿行驶在年轻人打拼之路上的每一趟车,都装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幸福生活会心的微笑。

  但愿这不是一个太漫长的过程!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