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一则《潜山企业家欢送张林森副县长》的贴子引起网友关注。网贴称:6月14日下午,以潜山十强企业为首的企业老总到野寨高速路口欢送张林森副县长回安庆。在网贴配发的图片中,送别现场燃放了焰火并打出“有这样的好干部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等横幅。(据《人民网》)

 

    这条新闻已经记者证实属实,只是在针对此新闻的动机和网友的反映,大致可以分出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这样的送别场面很可能是张林森同个别企业共同“导演”出来的;第二种说法:是企业家们的自发行为;第三种说法更惊悚,认为是一种“高级黑”,是官场的政敌借此在“收拾”张林森。

 

    三种说法,各有其道理,而细加分析起来,却显得别有意味。第一种说法:官员和企业共同导演送别场面,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而且,这种行为,也是古已有之,在古代,一个官员任满离开执政之地,如果他政声尚好,为当地百姓做过一些好事,人们便会制万民伞相赠,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如果在这个官被撤职或者降职的时候,当地还有人送伞,甚至拦轿,说明这个官绝对是个清官或者好官,而且当地人同时又有情有义。但这种做法,一旦成为了习惯,就难免成为一种客套,甚至成为令人喷饭的恶俗。一些政声不好贪渎无度的官员,为了面子,也会托人甚至自己花钱,做些万民伞来做做场面。这样的结果,就是送伞与挽留,都成了一种有口无心的演戏,对官员的名声以及事后的升迁之内,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影响。到最后,甚至将此仪式,看作一种送瘟神的形式。明白人,大致不太会干这种蠢事,特别是当下这种人人手中有智能手机,且对官员的行为较为敏感的微博时代,头脑清醒的人应该不会干这种傻事。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聪明人,有例外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种说法,纯是企业家的感恩行为。如果此说法成立,这位挂职官员在潜山期间负责政府法制、司法工作,协助分管工业和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就像其他从上级部门到下面挂职的官员一样,他利用已有的人脉关系,为企业和部门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企业对其表示感谢和依依不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新闻中没有报道拉横幅放焰火的企业,究竟是哪些企业,与这位挂职副县长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鱼水关系?如此深情厚意的表达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渊源?如果是企业发乎于心的感谢,没有使用纳税人的钱,倒也无可厚非。虽然,但企业向官员表达谢意这种方式,确实也有些让人感觉怪怪的。但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某些企业家与常人不一样的审美差异,应该是允许的。

 

    最值得研究的,其实是第三种说法——这可能是一种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喷墨行为。分析起来,也并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的——在十八大之后,反铺张浪费和各种纠风措施使各级官员们变得非常低调,一个挂职副县长的离任,又是放焰火又是送行,还打出如此不低调的横幅,确实有找拍的嫌疑,这无论是从官场的角度还是从新闻的角度,都是犯了大忌。而这种忌讳,即使不能给他本人带来即时的伤害,对他的名声和未来走向,都会带来只能意会不能言说的负面影响。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官员们抽一只奢华烟或在不合适的场合笑一笑,都可能引发暴风雨式的连锁反应,这种以捧场为表象,实质上对对手造成杀伤的“高级黑”行为,是可能会有严重后果的。在官场的明争暗斗中,这也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就目前报道的情况来看,以上几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政治八卦的趣味性,也恰在这里。与娱乐八卦的香艳和浮浅相比,它暗含了更多官场文化的玄机和学问,让人看完之后,决不仅仅笑笑而已。

话题:



0

推荐

曾颖

曾颖

119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以评论、小说和杂文写作为主。曾在《南方周末》、《北京晚报》、《读者.原创》、《新京报》、《华商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冒牌经典”和“民间记事”系列引起较大反响。主要作品:《阿Q后传》、《著名乞丐王大成 》、《 民间记事》、《大话伊妹儿》、《冒牌经典》等。

文章